2019年以来物价在多个层面出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突出表现在CPI和PPI之间的分化、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化、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分化。从刚公布的2019年12月份物价数据来看,物价多层面分化格局得到缓解,特别是猪肉价格出现高位回落。一季度CPI可能仍将处于高位,PPI可能转正,但持续回升势头仍然较弱。
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2019年CPI创近8年新高。2019年全年CPI平均上涨2.9%,比2018年上升0.8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的高点。在2.9%的同比涨幅中,翘尾因素只有0.7%,低于2018年,而新涨价因素高达2.2%。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低于2018年,而食品价格涨幅达到9.2%。推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上升,2019年累计涨幅达到42.5%。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快速上涨,导致CPI新涨价因素持续走高,推动CPI处于较高水平。
2019年12月份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分化态势有所缓解。2019年12月份CPI同比上涨4.5%,涨幅与上个月持平,CPI连续10个月扩大趋势得到缓解。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4%,比上个月下降1.7个百分点。12月份以来猪肉批发价基本保持在43元/公斤左右,低于11月份水平。猪肉价格环比增长-5.6%,是近7个月首次环比下降,同比涨幅也从110.2%降到97%。由于同比涨幅仍然较大,猪肉价格对CPI的同比拉动作用仍然达到2.3%,剔除猪肉以外的CPI同比涨幅为2.2%。受猪肉价格回落影响,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鸡蛋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同比涨幅在7.3%—20.4%之间。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服务、家庭服务、医疗保健等价格涨幅较明显。受成品油价2次上调以及低基数的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个月上升11.2个百分点,近8个月首次回正。由于食品价格涨幅收窄,非食品价格连续2个月上升,二者分化态势有所缓解。
生产资料价格跌幅收窄,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回落,二者分化状态有所改善。2019年12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平,同比为-0.5%,跌幅比上个月显著收窄0.9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工业通缩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受油价上升的影响,石油天然气开采、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价格涨幅扩大。PPI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1.2%,比上个月上升1.3个百分点,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并且回升速度加快。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和生活资料价格分化态势得到缓解,物价结构性震荡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CPI高位走稳,PPI降幅收窄,二者剪刀差收窄。2019年以来CPI和PPI走势不断分化扩大,二者差值在11月份达到5.9个百分点,表明价格上涨压力从生产端向消费端转移。12月份二者差值显著收窄,物价剪刀差现象得到缓解,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PPI反映工业品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形成。而CPI反映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不但影响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日常经营开销成本,而且影响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的诉求。因此,CPI与PPI剪刀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业企业盈利空间的变化,历史数据也显示出CPI和PPI的差值与工业企业利润形成具有较强相关性。随着二者剪刀差收窄,工业企业利润状况可能得到改善。实际上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经回升,预计2020年有望止跌回正。
一季度CPI仍将处于高位,近期可能突破5%。近期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止跌回升,其中生猪存栏量小幅上升到1.95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时隔三个月重新回升到2千万头。随着稳定猪肉价格的各种措施逐渐见效,生猪供需矛盾正在逐渐缓解。由于生猪养殖周期在6个月左右,从三季度末能繁母猪存栏量触底反弹开始计算,生产供应恢复正常至少要到2020年一季度以后。随着春节假期临近,消费需求旺季将带动食品、蔬菜等价格上涨。2020年CPI翘尾因素呈前高后低的特征,上半年翘尾因素保持在3%以上,年初接近4%的高水平,下半年逐渐下降,全年平均上涨2.24%。因此,2020年一季度CPI仍将处于高位,不排除部分月份同比涨幅达到5%的可能。随着稳定猪肉价格和支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逐渐显效,二季度之后猪肉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减弱可能导致CPI快速下降。
近期PPI可能转正,但持续回升势头仍然较弱。PPI已经连续两个月回升,当前跌幅已经很小,未来可能回正。近期扩基建稳投资力度加大,将带动工业需求,促进工业产品价格上升。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贸易摩擦缓解对我国出口、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减弱。美伊冲突推动国际油价上涨,1月初OPEC、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到70美元/桶左右,WTI原油价格略高于63美元/桶,将带动工业产品价格上涨预期。2020年PPI翘尾因素较低,全年平均为-0.07%,略低于2019年。由于12月份PPI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上升,新涨价因素仍然较弱,受整体需求偏弱的影响,并未形成持续回升趋势。因此,预计近期PPI可能回正,但未来持续上涨势头仍然较弱。
CPI结构性上涨不会制约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仍将延续稳健偏松调节。CPI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猪肉价格带动食品价格较高,并不存在典型的通货膨胀。而油价上涨预期主要源于美伊冲突带来的避险情绪,并不是需求拉动也不是流动性抬升。因此,即便近期CPI仍可能处于高位,也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制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宏观政策需要以稳为主,在扩需求、稳增长、稳就业上发挥更大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健的基调上偏松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推进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引导LPR利率下行,降低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唐建伟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刘学智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