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转基因的“准生证”难在哪

  如果总是研究,而技术无法得到推广,就像一个人老做梦永远无法实现一样,对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转基因就处于国家早早鼓励,但是一直无法走出实验室的状态。

  政府在转基因上的审慎态度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也和整个舆论环境有关。这些年,转基因的名声不好。转基因在中国耸人听闻,被安上各种吓人的名头,如果科学家支持转基因,一般也很容易被安上一个不负责任的名头。因为这些科学家就是靠这些技术吃饭,如果这些技术不能被应用,饭碗就端不牢了。不过这项技术在海外已推广多年,如有问题,当然早就爆发了出来。

  10年前,2个水稻和1个玉米转基因技术发放安全证书,最终没有通过审定,这当然会打击从业者的士气。“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国产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方面的原文描述是:“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重大产品产业化”。

  如今“十三五”就剩下一年了。如果今年再没什么结果,舆论政策环境再有什么变化,估计科研产业人士又得等待很长时间了。

  当去年年末又有三个产品发放安全证书,市场给了激烈的反馈。众人没有注意到水稻转基因没有被列入,估计有很多科研工作育种者内心焦虑了。

  公众和科学家在转基因推广上针锋相对,距离科学家近的群体一般会偏向推广转基因,这和公众的观感很不相同。

  科学界一般会认为转基因不是安全问题,更多是社会伦理问题。

  业内担忧的不是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而是基因漂移问题,就是使用转基因的农作物种植后,将这种转基因的特性转移到周围的其他作物上,这是群体的遗传变异转移到另外一个群体,这种情况的危害很有点像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多了病毒就对抗生素产生抗体,就要加大剂量,有些抗生素就没用了。基因漂移一旦漂移给周围的杂草,杂草获得抵抗草铵膦、草甘膦的能力,那么这些农药就要退休了。

  现在生物育种行业用转换特性的方式来避免杂草获得转基因漂移。

  就在公众讨伐,政府限制转基因之时,民间已悄悄急行军了。不仅仅是水稻,据了解,在东北已有相当数量转基因玉米在种植,一旦农民主动种植就很难禁止,有些种子公司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悄悄地推出相关产品迎合市场,而正如有专家所言,民间一旦有人使用,其他人也只有跟进。

  在没有获得审定之前,这些相关转基因产品都是非法的,也是国家明令打击范围,但这种打击的效果如何很难界定,这也是政府要加快解决的问题之一,一张准生证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标签: 转基因 抗生素 科学家 水稻 杂草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