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案例已经证明,大部分人不会爱惜自己没有产权的物品。对人性的期望标准不可过高。
蔡江伟
有消息称,上海日前发放了3张“自动驾驶”的应用牌照,3家幸运的公司分别是上汽、宝马和滴滴。这不禁令人憧憬起来,或许有一天我们需要出行时,在路边一招手,或手机上下个单,迎面开过来的就是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想着都很有新鲜感。按一些财富类书籍的说法,这更是商业前景非常乐观的项目,自动驾驶既然已经来了,无人驾驶还会远吗?买一辆车就能自己跑,不用请司机更不用交社保,俨然符合“人在休息、钱在生钱”的模型,不知道会有多少资本涌入这条赛道。不过出租车司机们,以及以东方时尚等为代表的驾校倒也不必过于担心哪一天就被自动驾驶砸了饭碗革了命。无人运营的商业模式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还隔着人性的终极拷问。
大约十年前,我在一些展会上就曾见过声称可以无人运营的项目,比如自动洗衣店。按当时销售人员提供的商业计划书,前景和“钱景”都非常诱人,倘若在金额后面加上几个0,俨然就可以充当招股说明书里某个章节的内容。线下的展馆我也走访过,在深圳某个知名的城中村里,宽敞明亮的店面,一溜色全新的洗衣设备,加上配套的直饮水机,俨然是循环经济的表率——制取直饮水后的“下脚料”,可以供洗衣使用。当时移动支付尚未普及,倘若每天去收一次钢镚儿的话,说不定就能体验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然而最终的结果是,该商业模式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后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爆发,各种“无人经营”的商业模式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还要沾上“共享经济”的噱头。无人货架、共享K吧、共享健身房、共享按摩椅……每一种都被描绘成具备“颠覆”的能力。尽管噱头很响,真正能落地并发芽生根的项目,却屈指可数。以我的自身经历为例,公司楼下大堂的自动饮料机,在与旁边报刊亭的竞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小区里的某个门面一度自动售卖成人用品,但印象中大约不到两个月就改头换面变成了有人值守的奶茶店,尽管前景也并不乐观;某商超综合体里,大门口的自动按摩椅倒是热闹非凡,但更多的却是躺着光休息不扫码的顾客,而侧门的另一排按摩椅,更是已经蒙上薄薄的灰尘;甚至连高频使用的快递柜,也有被人工值守的“菜鸟驿站”所替代的迹象。
商品或服务售卖的背后,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某种无人运营的业态即便成功,也大多是在人与人连接最为弱化的领域。很多项目在看似节省人力的背后,往往是代价更为高昂的事后运维。当有人把地毯和拖把带进自动洗衣店后,人们就会形成这种店只适合洗地毯和拖把的认知;无人值守的饮料机,并不能给顾客提供温度方面的个性化选择;当人们发现招来的无人驾驶汽车里面卫生堪忧,潜意识就得对这类车的卫生情况降低预期;近乎于公共产品的无人按摩椅,除非特别急需,恐怕不会有人主动把躺在上面睡觉的人叫起来。
共享单车的案例已经证明,大部分人不会爱惜自己没有产权的物品。对人性的期望标准不可过高,除非是有多次重复博弈的情形。在出行这类场景下,虽然出行本身是高频需求,但从理论上讲,人的一生在一个城市打到同一辆出租车的概率极低,使得看似重复博弈的场景实际上被切割成无数的一次性博弈。而基于隐私等因素,运营者缺少对顾客有效的制衡措施,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公地悲剧的再次上演。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