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作为普通消费者,笔者身边不乏这样的切实案例:交了十几年的保险,但在真正住院、手术需要赔付时,才发现合同条款繁复,限制重重,最终到手赔付金不及曾经付过的保费者大有人在,更遑论多年通胀带来的损失。

  如此一来,身边朋友对保险的态度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类,一类是疯狂买了各类保险的小伙伴,一类是提起保险直摇头的小伙伴。前者大多是家里长辈们身体曾出过问题,或者自己总觉得哪里不舒服者,属于相对高风险客户;后者倒不是不怕事儿,而是觉得“保险无用”,担心自己在理赔时才发现“合同中的重重机关”,不但难以防范风险冲击,更添了堵。

  凡此种种,其实对于保险公司和消费者而言都是损失。保险公司得到的客户往往是潜在的高风险客户,而消费者的权益也很难真正得到维护,“保险”最根本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要扭转这一现象,要让各主体既明确保险的意义,又实现保险的功能。

  首先,基本金融常识普及要加强,理顺保险的“保”功能。

  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并非所有人都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意义。笔者在采访时曾发现,不少农户拒绝主动购买农业保险,即便是强制险,如果政府没有大额补贴或大力推动,也往往是“能逃则逃”,这其中有很多人认为“保险无用”,是白扔钱的。

  即便是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不少城市白领也错误理解了保障的意义。总有人把保险产品当理财,期待“稳赚不赔”——出事儿能理赔,没事儿的话还指望不错的投资回报率。这种想法与前些年部分保险产品的“过度宣传”有关,但也的确少不了“占便宜”的小心思。

  对于这部分群体,用课本上的“保险”价值来告诫他们,可能效果不大。唯有用实打实的案例对比,不同保险产品在“保障”力度上的差异才有可能让他们明白保险的真正价值。而社会各界缺少的,恰恰是这一“接地气”的金融实务培训。

  其次,专业的事儿交给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专业人士对接,让普通消费者不再“弱势”。

  当然,无论如何培训,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始终不会如“保险公司”精明、专业。要辨明合同里复杂的“障眼法”,绝非易事。

  因此,除了保险公司,是否能有更专业的、无利益相关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保险条款进行“评议”和推荐呢?当然,现在并不乏所谓的独立分析师,但是否真的“没有利益相关”,总是说不清楚。

  好的例子不是没有。例如,甘肃临洮等地在推动脱贫攻坚过程中,推出了不少特色险种。其中,甘肃临洮产业扶贫天气指数保险项目旨在为当地在降水巨灾、干旱巨灾等灾害中受损的困难家庭提供赔偿。

  面对难以预测的“天灾”,老百姓或抱着侥幸心理,或担心灾害发生时得到的赔偿是杯水车薪,并没有太大动力缴纳保费。但有了政府这道“把关人”、推动者,即便困难户自己也缴纳部分保费,但他们也确实能通过保险享受到“实惠”。该项目会根据一些客观指标和实地核验等方式为受灾户进行赔偿。这其中,一些政府机构会提供比如当地降水量等官方数据,并协调农户处理申报、理赔事宜,以此扭转 “信息不对称”下“以高保费、低赔付来赚钱”的产品逻辑。可以说,权威、专业的第三方,也是保险产品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再次,大数据等金融科技在保险领域将大有所为。

  政府出面固然好,但终非长久之计。未来,更需要的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更有力、更权威、更专业的第三方市场化机构,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保险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第三方机构虽没有政府级别的“信任背书”,要确保其能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机构在金融知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同时更需借助“数据”这个信息时代的利器来塑造其权威性。目前,不少地区在对小微企业等予以授信、发放贷款时会考察“相关”大数据,而以“风险”管理为业的保险行业无疑也要如此。唯有更好甄别风险客户,才能推出更合理的金融产品,更好地实现风险—收益匹配。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风险防范的重要性,对于保险的必要性也有清醒意识。但更多消费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担心的是自身的合法合理权益无法得到维护。未来,必须针对这一痛点,让消费者信任保险能“保障”,让险企能高效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以此作为保险业真正做强、健康发展的根本。

标签: 消费者 第三方 保费 临洮 这一
N本文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