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发表演讲,就“企业社会责任”畅谈看法。她表示:“企业的任何一个动作、举措不仅仅是考虑你自己,它也在影响着所有人。今天所有的企业,不能只是在商言商,而必须在商言社会,在商言进步,在商言责任。”
企业的任何一个动作、举措不仅仅是考虑自己,它也在影响着所有人。图片来源:东方IC
以下为陈春花演讲摘编:
企业在日常生活中,都面临一个根本课题,就是讨论什么是文化。在讨论文化这个概念时,很多学者都给它下了定义。我本人比较喜欢沙因对文化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有三层定义:第一是我们看到的这一层,称之为人为饰物——就像企业的产品、商标、所有的对外宣传以及员工;第二层是支撑对外的部分,其实是其外显价值观;第三层是没有办法感受到的,即存在于人的潜意识里,是支撑选择的部分,这个可以称之为基本假设。
我为什么喜欢这个理论模型,因为这个理论模型可以让我们触摸自己最坚持的东西:潜意识和内在行为背后的原因。有时候看一家企业,并不需要完全看其产品,可能也不需要完全看它的价值观,而是需要去看遇到真正利益的冲突,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企业最后的选择是什么。这就是文化定义本身。
所以,文化有一种力量是其他任何要素都不具备的,我们称之为终极关怀。换一个角度来说,当我们看企业文化的时候,其实是看它最终给你的支撑是什么,你的选择是什么。我们今天在看全球变化的时候,其实最大的挑战就是,你最终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当讨论整个企业最后选择的时候,我们还要从内在的本质去理解,企业的底层追求到底是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化有三个非常特殊的特征。第一,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今天所有的企业不能只是在商言商,而必须在商言社会,在商言进步,在商言责任。只是在商言商的企业或商人,其实并不符合今天文化对生活方式的要求。社会即将实现万物互联,任何一个动作、任何一个举措不仅仅要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其他人,这是文化最重要的特点。
第二,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文化落实到一个企业当中,最重要的是这个企业的经营假设。比如,德鲁克曾明确告诉大家,任何一家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有自己的经营假设。这个经营假设要回答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如何认知这个社会?如何确定企业的使命?企业将以何种形式完成其核心能力建设?
第三,文化是对企业和环境的关系一种探究。所以,我们讲企业社会责任,讨论的维度一定不能脱离企业对这个社会进步的贡献,这就必须看企业的经营跟世界是什么关系。
经营的核心是什么?不是产品,是你要回答人如何生活。我曾经讲过一句话:什么叫生意,生意其实是生活的意义。如果按照生意去理解,我们就要知道,你怎么理解这个世界。因此,你不难发现这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以前企业大都做细分,现在必须看整体。细分就是把世界看得越来越细,然后我们就认为可以通过更细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但是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我们更多地处理关联度更高、更复杂更加整体的问题,需要用整体的概念去做。这也是今天互联网最大的特点:个体自我独立、万物互联一体。
如果以这样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企业本身的经营肯定要注重一个概念,也是我一直以来反复提倡的概念:长期主义的基本假设。如果用长期主义的基本假设,就一定要讨论企业跟环境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然后,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必须是整体的、万物一体的和万物生长的。更重要的是的,组织的使命必须是一种向善的力量,然后才可以获得能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