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头版评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央行闪电出招还有后手

  预期中的降准正式落地!不过,超出预期的是,这次央行降准是时隔4年再现“普遍降准+定向降准”的组合拳,释放长期资金的规模也高达约9000亿元。虽然央行再次强调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但这种超预期的降准力度仍让市场感受到了货币政策取向边际转松的微妙调整。

  降准不仅可向银行体系注入充足的流动性,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可通过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促进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下降。本次降准就可促使银行资金成本每年降低约150亿元,而商业银行成本降低的同时信贷成本也会下降。因此,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增加了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经济企稳创造了条件。

  本周决策层就经济稳增长频频发出重要表态,实属罕见。继9月4日国常会将“六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后,9月5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全国金融形势通报和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这是金融委一周第二次召开重要会议,此次金融委会议上对金融机构提出的“克服顺周期思维”、“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的新提法惹人关注。考虑到我国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为银行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同时让银行增强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的逆周期意识,可以让银行更好地通过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旨在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落实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过,正如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所说,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需要破解三大约束:资本约束、流动性约束和利率约束。纵观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均是围绕破解这三大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展开。如年初推出的银行永续债是为了缓解银行信贷投放的资本约束,降准是为了给银行提供低成本流动性,前不久进行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则在于破解利率约束。但当前破解这三大约束的目标尚未大功告成,还有进一步深化完善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看,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降息措施、完善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等政策仍有期待空间。

标签: 货币政策 银行 实体 经济 商业银行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