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毅:多管齐下应对价格数据分化

  □国海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 靳毅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3.8%,PPI同比下跌1.6%。可以看出,价格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笔者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充足,不仅有能力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有能力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的企稳。

  价格数据出现分化

  受天气等外部事件的影响,二季度以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今年CPI抬升的主线。但在食品价格之外,非食品项CPI则出现了下行,呈现出一定的收缩特征。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在转型期所面临的下行压力,更加值得重视。与此同时,PPI走势与非食品CPI项大体一致,这也验证了经济景气度回落造成了工业品价格下行的逻辑。

  针对近期价格数据层面所体现出的通胀与通缩压力并存的现象,笔者认为,食品价格的上涨问题,应该更多地交由供给侧的行业政策来解决,宏观经济政策无需对此过多关注。而拨开通胀“迷雾”,非食品类消费品、工业品价格下行的现象,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多举措扩大需求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考验不少。在国内,防风险、调结构工作进入关键阶段,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的攻坚期。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风险上升,对我国外向型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一二三季度我国GDP当季同比分别增长6.4%、6.2%、6.0%,增速有所放缓。其中部分商品供过于求,因此带来了价格通缩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在下行期的一种具体表现。

  而要解决当前非食品类消费品以及工业品通缩压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扩大内外部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可以通过鼓励居民消费、拉动企业投资、促进商品出口这“三驾马车”实现。

  在鼓励居民消费方面,年初已经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机制,切实减少了工薪阶层的个税负担,增加了居民消费能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指出,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其中,农村潜在的消费能力受到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今年距离金融危机后“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推出已经过去10年之久,农村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的需求旺盛,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并落实“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2.0版,充分释放农村消费需求,以提振总体消费水平。

  更重要的是,“多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直指我国消费体系中面临的结构性、深层次的问题,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突破口。当前我国社保体系的主要短板在于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得民众“不敢花钱”。因此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扩大医保覆盖范围,是解决我国社保体系短板问题、突破居民消费瓶颈的重要抓手。

  在拉动企业投资方面,可采用财政手段、货币工具和深化市场改革相结合的方式。财政政策上,二季度减税降费举措对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的效果已经显现。下一阶段要继续完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功能,加快明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的落地,稳定基建投资。加大新兴产业的投资,推进集成电路国家大基金二期的投资工作,主导、参与更多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

  货币政策上,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可采取总量和结构性举措“齐头并进”的思路。总量上,保持货币环境的合理宽松,适时运用降息、降准工具,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结构上,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疏通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通道,活用定向宽松工具。

  深化市场改革上,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加强监管、优化服务”改革力度,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推进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改革,完善制度基础、加强信息披露、把控上市企业质量,激发投资人参与热情。

  在促进商品出口方面,今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出口亮点颇多。未来应继续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RCEP协定的正式生效,加快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中国-海合会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程,降低外部贸易壁垒,推动中国的优质商品进一步走向世界。尽管当前外部需求整体不足,但我们应抓住这种整体不足背后的结构性机会,在尽可能减小贸易不确定性对出口影响的同时,加强与我国传统的战略伙伴以及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经济体的合作,从而减小外需不足的压力。

  总体而言,当前非食品类消费品、工业品所体现的价格收缩的迹象,虽然不利于市场信心的提振和活力的释放,但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充足,不仅有能力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而且有能力通过相关政策的调整来实现经济的企稳。笔者相信,从消费、投资、出口入手,“三管齐下”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控,不仅能够实现经济转型期的平稳过渡,还能完成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标签: 价格 经济 我国 工业品 压力
N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