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9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国际论坛”开幕式在京举办。
在论坛开幕式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人工智能的演变会对就业、收入分配等问题产生深远影响,应该尽早在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方面做准备和研究,应对AI未来发展对就业、收入分配的影响,使公共政策尽早做准备,更好推动科技的发展,以便应对未来的局面。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发表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网
以下是周小川的演讲摘编:
今天,我想谈谈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冲击。
首先,人工智能已经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近若干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在名为“神经网络”的机器深度学习领域取得了快速进展,从而引发各方面的关注,同时也在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特别是在其他一些与“神经网络”并驾齐驱的深度学习领域,例如类比学习、进化法学习、符号学习、贝叶斯学习等。在这些领域,人工智能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突破。
现在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给就业带来冲击,但我认为所有学科相互之间的融合和结合会带来更大的机会。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再加上ICT(信息通信技术),三者叠加在一起就会对就业产生重大的冲击。
自动控制技术对就业的冲击已有近百年历史,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也不再是新鲜事。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年自动化技术是如何影响就业的?但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可能有所不同。
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在工业和制造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人从中间环节转移出去。最开始可能是一些需要精准操作和快速响应的环节,人工智能慢慢代替了规程性工作。也可能一些需要苛刻条件的工作,比如深海或者是太空这样的环境 。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简单重复劳动会被替代。但在最近,就连写新闻稿,机器也可以做了。十年前曾有一本杂志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名电气工程师,最后如何转为医院的男护工。像这样,人类从有形部门向服务业就业转移的现象,今后可能会越来越多。
我们说现在也有几种说法,大概意思是对于人工智能不需要太担心。有人说既然机器可以做规程性工作,人类就可以负责创新性工作。这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根据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分析,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占比不是太高,因此不能指望以后所有人都搞创新。真正能创新且能成功的人,占比更少。
第二种说法是将来机器干苦活儿,人类只需要给机器编程,因此将来会产生大量编程工作机会。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也不太靠谱。真正能干好编程工作的人可能数量相当少,占比相当低。一些简单的编程工作也可以由机器解决,不需要人做。因此,这种替代的影响不可低估。
在这种情况下,收入两级分化的情况会进一步加重。最高端的人才对社会和生产将越来越有控制力,一般人的就业机会将更多地被机器所替代。在经济学中,历来有比较优势的说法,未来不只是人与人之间,也要考虑人与机器相比究竟有哪些优势。未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趋势:有人参与的服务,与人沟通的行业和环节,其价格会越来越高,因为人们对它的价值会给出更高的估计,机器提供的服务则会越来越便宜。未来在文化、娱乐、健康、护理、餐饮等行业,相对于机器而言,人类将拥有新的比较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从公共政策角度,我们该如何应对?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设法引领这个过程,也就是说要主动引导人工智能干什么和不干什么。特别是涉及到遗传学、DNA研究的学科,设立伦理道德的人文界限十分重要。
十五年前,我曾看过一部音乐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叫MusicSoft的公司,开始通过人工智能等办法,替代所有的作曲和乐器演奏。这家公司随后在全球收罗各种实体乐器,把它们都埋到建筑、水泥柱子里。实体乐器就这样慢慢消失,导致很多喜欢音乐的人在全球各地寻找实体乐器。
这样一个故事,尽管非常讽刺,但也很有启发。
最后,既然人工智能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现在就需要研究未来该如何调节收入分配。未来我们不仅要对传统的公司、个人征所得税,对流转环节征增值税,还可能要对机器征税。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如何对机器收税,如何确定税基和税率。
近来在法国的带动下,欧盟已经开始考虑对数字服务征税,这在美国产生非常大的争议,这也是今年G20及明年G20讨论都会涉及的问题。我想经济学和公共政策应针对这一方面极早作准备,以便应对未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