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如何才能用旅游业带动新疆经济发展

  借旅游增加民族交流,融合民族感情,家访是个好办法。

  沈凌

  随着社会越来越安定,新疆旅游越来越成为网红。我不能免俗,国庆假期跟团去了新疆走马观花。跟团游和自助游不一样,我这个习惯自由行的人第二次跟团,理由有二:一、新疆太大,交通又很不方便,所以跟团游有大巴车接送,省下不少时间;二、一开始对新疆的治安心存疑虑,觉得跟团游会好一点,事后看来,这个担心倒是多余。

  跟团游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我们一路看了天山天池、可可托海、喀纳斯、禾木村等著名景点,基本达到了走马观花的目的。但是如果要想让新疆旅游进一步得到发展,从旅游中产生二次乃至于三次消费,这样的走马观花是不行的。北疆的风光类似于瑞士,雪山、湖泊、峡谷,应有尽有。但是在瑞士旅游,我们会慢下来,能够在一个地方呆上五六天。因为他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让游客舍不得离开。一旦住下来了,就会有吃喝娱乐,就会有购物消费,这就是旅游经济。但是现在的新疆景点,比如天山天池和可可托海,连景区大巴车都懒得沿途停靠,急匆匆把游客送到终点了事,又怎么可能让游客去中途的峡谷和溪水边拍照徒步玩耍呢?游客中途不下车,那么满打满算在这样的景区停留半天也就够了。其实尤其在秋季,可可托海景区内,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多设三四个停靠站,很有可能就会让游客多停留两小时,一旦多停留两小时,也许游客就会在这里住下来而不是赶着去下一个景点了。并且在天山天池,留下来住宿还可以享受一下天山温泉,这就是“延长产品线”的策略。

  跟团游想要产生二次消费,还要其他行业的配合。我们在布尔津入住以后,导游建议我们去河边夜市晚餐。去之前很暧昧地提醒我们,点东西之前一定要先和卖家讲清楚价格。这个意思我明白,全车人也都明白了,相信读者也明白了。但是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不习惯,我们点这个点那个都问清楚价格了,坐下来一想还有主食没点,就抬手招呼“来一碗白面”,结果前一天在富蕴的5元的白面在这里变成了25元。事情不大,但是这样的消费氛围不是很好。2007年我刚刚回国的第一次出游就是去三亚,几乎所有的消费场合都宰客,让我们心惊胆战,其后12年,我每年寒假都选择去东南亚度假,走遍了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再不踏足海南半步。也许海南现在不宰客了,但是人是有偏见的,我是人,也有偏见。一旦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果新疆和当年的三亚和黑龙江雪乡一样,闹出了宰客丑闻,那么对整个旅游市场都是相当不利的。

  旅游购物是必须的。旅行社的购物安排,我并不反对。但是旅行社在安排购物行程时,给了两个玉石专卖店,每个店停留至少80分钟,加上来回的车上时间,为了买玉石,我们每个人都花费至少4小时。游客出游,时间最宝贵。两个雷同的购物点并不增加游客的消费,反而挤占了购买别的商品的时间,是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游客在新疆的总的消费量,这是带动新疆经济的措施吗?我觉得适得其反。如果减少一个玉石店,在其他地方,比如二道桥国际大扎巴增加两小时,不仅可以提高旅游体验感,还可以增加当地消费,两全其美。

  借旅游增加民族交流,融合民族感情,家访是个好办法。我们的行程中也有吐鲁番家访。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家访,一半时间是在买葡萄干,并没有真的访到维吾尔族的家里去,有点儿不伦不类。我看大家买葡萄干都很踊跃,我想如果有真正的家访好节目,大家一定会更加流连忘返吧。

  (作者系德国波恩大学经济学博士)

标签: 新疆 游客 天山 天池 旅游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