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闻“炒鞋”现象时,笔者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鞋子怎么可能炒作呢?然而,事情的后续发展却超出了预期,鞋子不仅“炒作”得热火朝天,交易金额和参与人数也日益扩大,甚至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炒作系统。目前有超过10个以上的交易平台能够提供买卖、检验、仓储等服务,反映鞋子价格涨跌的K线指标体系也应运而生,而且交易者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场外杠杆资金,俨然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交易品种。据报道,2019年初以来,中国二手球鞋转售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鉴于以上原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于10月18日发布《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下称简报)一文,对“炒鞋”行为进行了风险预警。
其实,从“炒币”热潮开始,笔者始终困扰于一个问题:根据传统投资理论,鞋子作为易耗、个体性较强的日用品,不具备投资价值,“炒鞋”显然存在极大风险,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飞蛾扑火”?冷静思考一下,这些炒作大军绝不是能用“贪婪”或者其他概念可以解释的,人们可能对此类交易活动存在着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一、鞋子是投资或者投机标的吗?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基础和承担者,而固定股息和分红则是投资价值的物质基础和承担者。按巴菲特的说法,炒作的鞋子就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不具备投资价值。当然,如果从投机角度来看,标的只要能够产生市场价差就可以投了,因此,鞋子是具有投机价值的。因为并不具有固定股息和红利等价值基础,买入鞋子的目的就是为了高价卖出,没有人会愿意长期持有,即便有也是为了更高的价格预期。《简报》中把炒鞋定义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是这个道理。
二、选择“一夜暴富”还是点滴积累式的财富增长?
根据前景理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往往赋予小概率事件更高的决策权重,对小概率事件的过高估计使得人们对偶然性获利报以更大的期望。类似炒鞋暴富、比特币暴富的新闻使得“炒鞋”者过高地估计了“炒鞋”致富的概率。此外,人们对点滴积累式的财富增长模式,或者说对复利积累模式,存在认识上的盲区,无法准确判断复利增长后期阶段的数额到底会有多大。点滴积累式的财富增长模式,虽然看上去增长很少,但是实际上每日积累起来的最终数额非常可观。最后,“一夜暴富”式的投机如此深入人心,还在于“过度自信”的炒作者有差别地看待投机成功的概率,即认为自己成功的概率要远大于其他人,下一个通过“炒鞋”“一夜暴富”的最大可能就是自己,对于那些大量亏钱失败的分母人群却选择性忽视。
三、人性贪婪还是经济理性?
理性人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即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指南,在决策之前总会平衡长期和短期收益等,最终做出合理决定。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行为是有限理性的,也常常会发生非理性行为。例如,即时满足效应使得决策者在短期更低的期望收益和长期更高的期望收益中,更愿意选择前者。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时,存在一种“熟悉偏好”,倾向于投资他所知道熟悉的公司、本地股票;发行人倾向于在地理位置、经济文化、行业等方面有较高“相似性”、“熟悉性”的国家上市。缺乏金融常识的普通投资者轻易不会进行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交易,但是对于鞋子——这种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高度“熟悉”的交易对象,炒作者倾向于认为自己是具有投资眼光和技术能力的,是能够洞悉特定“鞋子”的内在价值和价格走势的。即使在投入大量资源、客观信息表明投资收益与风险无法有效平衡时,仍然选择继续投入资源,甚至不惜动用杠杆资金进行炒作,即“恶性增资”。一方面,“熟悉偏好”和“恶性增资”加剧了“炒鞋”盛行;另一方面,欲望与贪婪、好逸恶劳的人性弱点也对“炒鞋”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当看到网络上别人“一面(摆满鞋子的)墙可买一套房”,投机者的欲望往往会膨胀并失去理性,从而匆忙加入炒作大军;投机炒作总是比日常工作要轻松容易些,至少是有博弈的乐趣在里面。很多炒作者可能只看到了轻松快乐的一面,对背后的潜在风险却视而不见。
回顾人类的投机史,如著名的“郁金香热”,再如前几年的炒房、炒股、炒黄金等,人们总是热衷于这些投机活动,似乎如果不参与到这种炒作中去,别人赚的钱就是自己损失的一样,心态很容易失衡,其实这就是贪婪和欲望的叠加效应。
综上,“炒鞋”带给人们的暴富幻觉是非理性认知与贪婪欲望的叠加效应。因为不能带来定期的股息和红利,炒作的鞋子不具备投资价值,只有成功概率极低的投机价值。炒作者应保持理性,在爱好的基础上适度购买。根据《简报》的要求,各义务机构要加强对涉及“炒鞋”平台的资金交易监测,强化对“炒鞋”平台风险特征的识别,发现或有合理理由怀疑平台参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的,应及时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印象中,央行对此类投机活动发出风险预警简报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体现了央行监管方式和监管理念的一种进步,把“炒鞋”的风险控制在初发阶段,显然要比风险酝酿、爆发后再去处置要好很多。
(林燕,经济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教师;马海峰,经济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