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走向理性是楼市唯一选择

  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是房地产政策的两大主要内容,今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机会主义思维,长效管理机制正在形成。在这一大背景下,住房市场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是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变得更加理性。8月28日,合肥调整商品住宅用地定价方式,建立房价和地价联动机制,新的土地供应参考周边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确定最高限价和起拍价,同时拍卖方式调整为“价高者得+最高限价时转竞自持用于租赁的商品住房”,其目的是从地价环节着手控制房价上涨预期。这一做法在全国属首次。地价由房价决定,而不是相反,控制了房价预期才能控制地价,但房价多年的上涨让人们预期扭曲,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因此从地价入手的调控办法,未尝不可一试。

  不少开发商也变得更加谨慎了。以前些年颇为激进的融创为例,该公司在业绩发布会上宣布下半年将严控拿地,坚决不高价拿地,并持续不断地降低负债率。这一决策的主要依据就是对融资端收紧的预期。

  其次是信贷方面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虽然融资端收紧目前并没有体现为全国性政策,但据媒体报道,有些银行收到了增量额度的窗口指导,从逻辑上分析,额度指导不是要打击正常的合理的信贷需求,主要是要治理“乱拿地”、“地王价”、开发商高负债融资、投资性购房和透支性购房等现象。这些乱象既造成了房价上涨压力,也是未来的风险点所在。

  继山东临沂传出二手房出现停贷后,合肥市近日也有12家银行停止了二手房贷款,原因是额度用完,信贷的理性也有助于市场回归理性。目前,央行正在推动以贷款基础利率(LPR)定价,把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寓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之中。但人们普遍认为,房贷利率并不是改革式“降息”的目标,事实上房贷利率上涨的报道时有所闻,而下降的报道很少见。

  当然,可以预期的是,政策面会继续追求平稳,不会出现以往那样的暴风骤雨和“一刀切”,因城施策仍然是主要原则。总之,确立“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后,走向理性已是市场的唯一选择。

标签: 地价 房价 额度 理性 信贷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