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巨型企业身后的“涟漪”

  前几天,有个热心人,写了篇怀旧味道浓重的“悼文”,追思了一下上海滩已经倒掉的40家“网红店”——都是些颇具另类味道、传奇色彩的小餐饮店。虽然“60后”的老徐对这40家小店一个也不认识,但从怀旧人发出的美轮美奂的照片看,这些“网红店”似乎还真是实至名归,别说“小资”们看了会心旌摇荡,老徐看了也动心。

  不过很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些有特色、有品位的“风流人物”,还是难免一个接一个地被“雨打风吹去”的命运。究其原因,本质上也不过经营成本难以为销售收入覆盖罢了,难以盈利,倒掉就是唯一的结局。

  这些“窃据”繁华之地的小店,需要应付的最大成本,是高企的地租。一方面,店面起租原本就高,另一方面,小店搞得越红火,房东就越有下狠手的提租冲动,几个回合下来,“网红”自然没了坚持下去的能力和心气儿。除此之外,员工成本也不低。“上海居,大不易”,薪水不给到足以让员工在此地活下去的境界,恐怕没人愿意陪着店主“玩”;而“居,大不易”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是房价过高。高房价对“毫芥经济”的侵害力,全世界都一样。其间的经济逻辑,也没什么深奥难懂之处。

  这是供方的“死穴”。就需方而言,在上海这种生活快节奏的大都市,有闲且有情趣、有钱且舍得花钱的人群,相对“三千网红”而言,规模还是太小了,这些“慢生活”的标志性“供给”,数量实在有点儿多,步子实在有点儿超前,否则,就绝不会出现目前这种“江山代有网红出,各领风骚三两天”的局面。其实,相较于上海,成都、重庆之类的西部大都市,或许更适合这类“网红店”的生存;当然,那里也有那里的问题。

  总的来说,在北上广深这类生活成本高昂的地方,“毫芥经济”的生存都比较艰难;其实,也不惟北上广深如此,这种“不友好”的态度,是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世界通病。在这样的地方,想赚钱也有可能赚到钱的,往往都是那些议价能力极强的“大块头”,块头越大,占便宜越多;而且“强者恒强”,只要自己不发昏,各方面的资源一定会从四面八方持续地汇集过来。这不但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更是自然的规律。从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实践看,这个规律一直在发挥作用,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作用力还越来越强。

  最新的例子就是Costco上海店的开业。很难想象,和平时期,在比较正常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情绪下,一家刚开张的综合超市,会被过于热情的消费者“挤兑”到临时“停牌”半天、第二天开门限流的地步。虽然也有人警告,许多最终“走麦城”的外资超市,在开业之初,都曾如此红火过——言外之意也很明确,但稍加分析,与那些落寞远去的“前辈”相较,Costco或许走的真是另外一条路。

  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为生存基础,不靠卖货赚钱,使Costco对商品提供者的议价更具主动性,议价能力得到极大拓展。就实质而言,Costco这是在为会员“叫价”;从某种或许不太严谨的意义上说,Costco“抢”过了“阿里巴巴”或者“京东”、以及其他许多电商立业之初的“大旗”,甚至在服务意愿、服务能力和实际服务效果上,似乎还更胜一筹,为此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也就再自然不过。

  如果Costco能保持住自己的优势,甚至还能把握住一些最新政策带来的发展契机,比如农村集体用地的放开,为将来进一步降低建店成本或房租成本拓展了想象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就有了避免像那些“前辈”一样“走麦城”的基础。Costco的这些经营优势,显然是那些“网红店”难以具备、也难以抗衡的。

  这几天,许多人预言,“廉价”的Costco上海店的开张,将使许多诸如“代购”之类的“小经济体”,逐渐消失;但是,如“Costco上海店代购”之类的一些新业态,或许就会随之萌发。这都是可期待的变化。这也算是一个巨型企业前进造成的“涟漪”吧,在许多行业都不鲜见。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标签: 上海 成本 议价 经济 都是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