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助力中小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刘锋

  中国银河证券宏观研究员 张宸

  目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已进入关键期。从全国范围来看,当前多方预测疫情数据模型的平均结果显示,目前疫情全国高峰可能已经过去。随着防疫形势的好转,湖北省之外的工作重心要在科学防疫的同时,放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的秩序上来。如何充分运用政策对冲工具,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

  科学精准防疫

  此前疫情以及防疫工作势必对一季度的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不难发现,疫情延续时间和各省市能否正确应对疫情,而不因为部分过激反应给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造成不必要的障碍,是影响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疫情对于服务行业的中小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受疫情影响明显的第三产业,如餐饮、旅游、零售等,因此,如何在科学防疫的前提下,充分运用政策对冲工具,帮扶这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

  各地应充分认识到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重要性。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分析等工具,精准划分地区间疫情等级,根据疫情重点程度不同,科学精准发力,区别施策,对疫情严重地区和重要节点进行严格防控,对于疫情零散暴露及风险评估有限的地区应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着力于帮助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民营经济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笔者认为,各地应该尽快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科学排查防疫重点。要用好大数据工具和其它科技手段,实现精准摸排和防疫,不能搞粗放式、运动式的普查。当前,大数据技术已经部分应用于疫情防控的决策、发现和处置的全过程。一些大数据企业也先后开发了各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APP工具,比如,“确诊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询系统”“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发热门诊分布地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评估系统”等。这些数字化工具有利于公众做好自身防护,阻断疫情传播。有的企业以智慧化管理和网格化联防联控为抓手,将智慧社区技术手段用于宣传和排查,实现疫情基层防控的智慧化、信息化。应该探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周密的顶层设计,使之形成一套成熟的长效管理体系。

  同时,应对各发布来源的疫情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集各种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部门、企业、机构的碎片化数据,开放共享并及时动态更新,确保疫情数据完整可靠,供各级地方政府和专业机构分析、判断和决策使用。强化线上线下信息实时无缝对接,根据上述数据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形成确诊人员和潜在感染对象的可视化行为路线图,找准路线交叉点、重点区域和感染终端,指导线下工作人员对各路线交叉点严格排查,各交叉区域加强防控,实现及时防控和防疫力量的合理分配,实现防疫工作的精准高效。

  其次,在确定防疫重点之后,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将各地科学划分为无疫情区、零星散发疫情区、一般疫情区、较多病例疫情区等四类地区,并随时根据大数据分析情况,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精准防疫,尽最大可能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对于无疫情区实施“严防输入、统筹兼顾”的防控策略,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加快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对于零星散发疫情区实施“阻断传播、追踪管理”的防控策略,落实联防联控、病例救治、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等措施,加强对病例所在社区(村居)的管控,对确诊病例居住单元实行封闭式管理,严防聚集性感染和新增输入病例。保障相关经济社会活动有序运行,推动企业和项目有序复工复产。在这方面,福建省的做法可供各地借鉴,目前福建已将84个县(市、区)分为上述四类区域进行差异化防控,力争在科学防疫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应该认识到,经济运行是一个有机整体,假设没有整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尽可能恢复有效的供需自发秩序,对企业的帮扶政策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再次,政策层面应精准发力,针对中小企业的切身需求推出实际有效并能尽快落实落地的帮扶政策,帮助其渡过难关。在笔者前期调研中发现,当前面对疫情影响,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存在如下需求:一是企业希望政府在疫情进展期间,适度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二是通过补贴商住物业所有者要求其对商业租户减免租金;三是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缴纳负担;四是给予企业就业稳岗补贴;五是允许制造业、建筑业企业等以不可抗力因素实现合同执行期限的延长。

  在央行加大货币供给力度的同时,应提高银行不良容忍度,真正落实尽职免责,积极引导银行为相关企业主动增加优惠利率的低息信贷供给,金融业应与实体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还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作用,推出落实相关行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再融资的便利措施,积极考虑运用风险共济基金(即纾困基金或救助基金)的方式,救助帮扶相关行业的民营上市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在明晰权利义务与退出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股权投资、财务投资的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防疫工作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正在加大。例如,一些居家医学观察或隔离人员的薪资发放、持续聘用都会成为问题。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充分重视,切实准备应急预案,妥善应对受到疫情影响所带来的就业问题。一方面以切实措施支持企业稳岗用工,另一方面做好再就业帮扶辅导与失业人员职业搜寻期间的基本生活补偿保障。

  虽然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影响较大,但只要从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入手,坚持底线思维,将具体工作落实到细微之处,在科学防疫、精准防疫的同时,大力推进复产复工工作,全力帮扶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一定可以尽快战胜疫情。

标签: 疫情 防疫 企业 防控 数据
N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