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在熟悉领域寻找中长期投资品种

  投资科创板,一方面在于打新,可获得相对较高的回报;另一方面,则在于参与科创板基金,间接享受投资红利。至于直接投资,中长线投资确实存在较大的风险,但也并非机会渺茫。投资者可投资熟悉领域的企业,这样成功概率将会得到实质性提升。

  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但与市场预期差别不大,科创板开市首日全线上涨,而在此间,安集科技更是出现了520%左右的盘中最大涨幅,平均涨幅也在100%以上。

  在科创板上市后前5天的交易时间,股票并未有涨跌幅限制,但经过前两个交易日的大幅波动,投资者已逐渐意识到科创板的高度波动性。至于部分科创板上市公司,经过了短暂的下跌调整后,已逐渐接近上市首日的盘中最低价。退一步思考,假如未来科创板上市公司仍然出现加速下跌的走势,那么短期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创板开市初期,尚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溢价优势,或多或少延长了科创板上市公司首日破发的时间。但是,如果未来科创板的投资热情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对科创板新股的上市表现,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选择,首日破发的风险依然存在。届时,科创板市场可能会呈现出港股化的特征,首日上市涨跌互现,破发风险却时常存在。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投资科创板就意味着高风险。作为新设的市场板块,科创板自然与A股其余板块的设置与定位有着实质区别,不会存在高度重合的问题。一般而言,对于科创板企业来说,本身处于创业期至成长期之间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个时候,投资风险非常高。换言之,如果企业成功跨越了创业阶段,步入快速成长期,投资者也会因此享受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红利期。但如果企业无法成功跨越创业期,或因某种原因陷入发展瓶颈,则可能会被市场淘汰;加上科创板的退市常态化预期,稍有不慎,投资者就可能“踩雷”。

  科创板首日表现非常亮眼,但在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却存在着估值虚高、市值暴涨的问题。因此,在流动性溢价初期,市场的交易价格未必可以真实反映出上市公司本身的价值,难免会存在资本撬动的价格虚高现象。但是,当流动性溢价现象逐渐降温,价格表现更取决于市场的选择。届时科创板新股的估值与市值规模也将会更趋理性,对深耕科创板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也有积极意义。事实上,在主板市场“黑天鹅”频繁上演的当下,作为波动率更高的科创板,投资者在选择中长线投资时,往往更显犹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创板企业的不确定因素更高,在创业期至成长期的发展阶段,发生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概率明显高于主板公司。即使未来科创板有可能会诞生出巨头企业,但在大量的企业中筛选出少数的潜力企业,显然并非易事。

  笔者认为,科创板的潜力企业,不能够局限于市盈率、市净率等传统分析指标。这是因为科创板市场本身的包容性较高,未来会陆续出现更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这将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以往的分析思路。此外,因发展定位不同,且更注重科技创新,按照科技创新长期具有的周期长、投资大以及风险高的特征,市场的价值评判标准也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受此影响,对于企业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实际市场占有率,将会更受到市场的关注。与此同时,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研发成本比重,对于拥有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企业,即使盈利能力尚不稳定,但市场还是会看到企业未来的发展预期,科创板企业的股价表现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选择。此外,则是考虑到营收增速、扣非盈利增速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不过,对科创板市场的价值评判,可能会与A股其余市场板块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市场仍可能存在一段适应期。需要注意的是,科创板的投资风险,一方面在于限售股逐渐解禁后的冲击压力;另一方面则在于流动性溢价优势逐渐恢复平静后的破发风险。此外,则是退市常态化以及价格高度投机性等风险。

  对于科创板的投资策略,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一方面在于科创板打新,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则在于参与科创板基金,间接享受科创板投资红利。至于直接投资科创板企业,中长线投资确实存在较大的风险,但也并非机会渺茫。投资者可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最熟悉的企业持续跟踪,投资熟悉领域的企业,这样成功概率将会得到实质性提升。

标签: 企业 市场 投资者 风险 首日
N本文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