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A股市场近一段时间萎靡不振,但诸如白酒、酱油、生活用纸等行业的龙头股,涨势不俗。以生活用纸的龙头股中顺洁柔为例,这只不大为投资者关注甚至有些冷门的股票,今年以来涨幅也高达31.69%。酱油股海天味业和千禾味业今年以来涨幅也分别高达46.80%、31.34%,涪陵榨菜今年以来涨幅29.77%,白酒股五粮液和贵州茅台今年以来涨幅更是分别高达104.56%、55.42%。而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15.89%,这些主要服务内需的消费品,为何牛股辈出呢?
所谓内需消费股,也就是企业大部分营收都在国内,国外的市场份额很少,比如白酒行业,国外消费者很少会消费白酒,大部分都是国内消费者。
今年以来这些内需消费股的涨势之所以这么凌厉,首先是因为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外需导向型的消费品大多业绩下滑,股价表现也不大可能好得起来,而内需消费品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恰好可以对冲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影响。很多板块和行业都会在中美贸易摩擦这一负面因素的压力下表现颓势,但内需消费股正好借此受到基金等主力资金的青睐,甚至扎堆持有。很明显,在国内外新的经济格局之下,内需消费品的业绩增长确定性最强,资金的避险本能会导致它们持有内需消费品这一盈利确定性强的品种。
其次,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品牌消费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且消费者对价格的提升不再像以往那么敏感,甚至高端白酒出现争相涨价的局面。涪陵榨菜虽然一再调高价格,但消费者对提价根本不敏感,走高端路线的调味品千禾味业,也是受到消费者喜爱。“吃得少一点、吃得好一点”成为消费者在品牌消费品上的诉求,比如老百姓喝白酒少了,但更愿意喝好一点,酱油也更愿意消费更健康的中高端货。消费者对提价不敏感,使得内需消费品可以通过不断调高价格从而不断提升盈利水平,由此带来股价的一路上升。
第三,在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中,外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话语权,而外资最喜欢的品种,就是内需品牌消费品,这些行业拥有极强的定价权,这就是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
第四,地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一些投资者认为这会带来内需消费品的业绩下滑,比如地产行业的增速下滑会带来家电行业的需求下滑。但实际上,内需消费品可以通过品类的扩充和提价对冲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部分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家电行业,可以不断向市场推出更多的小家电品种,带来业绩的不断增长。
第五,内需消费品的走牛,有些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比如白酒行业,几千年的酒文化不会说变就变,无酒不成席,喝的酒越好显得越有诚意和面子,这种消费习惯和思维模式,使得高端白酒这个行业几乎看不到业绩增长的天花板。红酒和啤酒的定价权都在外资手上,而白酒的定价权牢牢把握在中国人手里,白酒股的不断走牛,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内需消费品的股票大多不会呈现疯牛、快牛的走势,因为这些企业一方面市值都比较大了,不是游资狙击的理想品种。另一方面,除了高端白酒,内需消费品大多呈现出“毛利率不高、周转率快”的特点,也就是薄利多销,但现金流很好,这就需要投资者具备中长线持有的耐心,不能用题材股的思路来投资内需消费品。也就是说,内需消费品大多是慢牛股,只有对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看得比较清楚,有耐心的投资者,才能享受到内需消费品业绩不断增长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