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最抢眼的财经新闻,要数沃森生物出售核心资产激起了大小机构及股民的众怒。按理讲,上市公司出售资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为什么沃森生物这么被嫌弃?
12月5日下午,一场紧急安排的90分钟电话会议,因质疑转让上海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资产,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被7位机构股东逼问得颇为尴尬,机构投资者毫不避讳地提出要上市公司更换管理层,也就是更换李云春的董事长职位。这次争议的导火索,是上海泽润的转让价格,沃森生物拟向淄博韵泽、永修观由转让上海泽润32.60%股权,股权转让价合计为11.4亿元。机构投资者认为,上海泽润的主要产品是二价HPV和九价HPV,当前正值在二价HPV即将上市和九价HPV即将Ⅲ期临床的重要时刻,机构预计沃森二价上市以后,海内外市场有望实现峰值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而去年沃森生物总营收才11亿元,市场对上海泽润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比较蹊跷的是,沃森生物此次资产转让的对象并不是医药同行,而是两家投资机构。一般市场会认为,投资机构接盘实体资产很多都是过桥,也就是当个中间人,那么,上海泽润这块资产如果再包装一下可不可以重新上市呢?完全可以!于是,市场就会担心沃森在玩另一个套路,这也是大小机构以及持股股民强力反弹的重要原因,那就是涉嫌玩掏空式套路:利用首次募集资金做大优质项目,然后打包出售给关联企业或过桥机构,大小非清仓式减持现有上市公司股权,然后卖掉现有上市公司套现,然后再将收购了优质资产的关联企业重新打包上市。因为以后是注册制发行,只要你是优质资产,不仅保荐机构抢着给你做上市,还能给予优质的价格,甚至还可能一路绿灯跑步上市。
事实上,即便以前没有注册制IPO,很多公司还是玩过这种套路。最典型的就是浙大海纳,管理层掏空公司优质资产成立立立电子重新上市,虽然没有成功,但立立电子换了一个壳叫立昂微,再次上市成功。没错,就是现在的大牛股立昂微,其核心技术全部来自于当初的立立电子,而立立电子就是脱胎于当初的浙大海纳。资产被剥离的浙大海纳后来一度成了ST股并到了退市的边缘,再后来变成了众合科技,没有了海纳这块优质资产,兜兜转转地在环保和交通信号业务上起起伏伏。现在众合科技虽然又要重启海纳半导体,但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海纳5英寸6英寸的硅片在8英寸占主导12英寸领军的硅片市场,又能有几分胜算?
上市公司玩这种掏空套路,市场还是很警觉,要不然沃森生物拥有这么优质的资产,不至于从95元跌到现在的36元,此前从26元涨到95元,就是预期上海泽润将给上市公司带来业绩高增长,但如果要卖掉这个马上能“下金蛋的鸡”,市场怎么可能买账?于是,新仇旧恨一起发作。要知道,机构投资者从业人员还算是高知识阶层,能在与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沟通会上直接“骂娘”让其下课的,实属罕见,兔子急了也会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