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全面注册制时代,如何预测新股上市首日涨幅?

  李钠平 胡骥聪

  新股上市初期涨幅的主要来源及主导力量变迁

  全面注册制已至,如何提升网下打新收益?网下打新策略的主观决策流程依次涉及新股参与决策、报价决策与卖出时点决策三大关键环节,其中,关于新股首日涨幅的预测在整个决策流程中较为关键,于破发预判、把握报价节奏、衡量卖出时点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对上述三个环节进行网下打新收益的敏感性分析后,我们发现,账户收益对于入围率、新股确认涨幅均有较高敏感度,对于是否能够识别破发新股的敏感度相对较弱。

  注册制新股发行新特征:博弈强化,情绪驱动,周期性破发。新股上市初期涨幅有两大主要来源,一是源于一级市场定价环节,反映了新股发行价格相较理论价值的折价,我们称之为“定价偏差”;二是源于二级市场交易环节,反映了新股上市初期市场价格相较理论价值的溢价,主要为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所致,我们称之为“情绪偏差”。自询价新规以来,报价博弈强化,定价中枢抬升,定价偏差随之缩窄,情绪偏差倾向于占据新股涨幅贡献的主导地位。

  因时制宜,多视角看新股首日涨幅预测模型

  注册制新股首日涨幅影响因素:基于博弈行为、报价热度、市场情绪、公司特征视角。我们从新股首日涨幅的双因素分解框架出发,基于经济逻辑搭建四维度指标体系,经检验,我们发现,1)全面注册制时期的新股发行环境与询价机构行为与询价新规以来的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时间区间较为相近;2)我们找到了15个适应当前阶段的、可以预测新股首日涨幅的有效指标,其中,正向指标包括网下/网上超额认购倍数、初步询价申购倍数、询价至上市期间市场/板块/行业指数涨幅、上市前新股首日换手率、是否国企等,负向指标包括中签率、承销商余额认购比例、发行市净率相较所属行业市净率的倍数、上市前破发新股数量占比、募资规模、是否IPO时尚未盈利等;3)营收及其同比增速一类的财务指标或已在定价环节被充分衡量,于新股首日涨幅的预测效果不明显。

  多维度搭建新股首日涨幅预测模型:遍历预测时点、应用场景、模型选择维度。1)涨幅预测:对于新股首日涨幅绝对数值的预测效果相对有限,而分组测试效果较好,或更加适用于同一时段上市新股的涨幅排序预判,其中,承销商余额认购比例、新股募集规模指标对于模型的贡献相对较高;2)破发预判:破发新股往往具有高中签率、高弃购比例、高发行市净率、高募集规模,以及低认购热度、低市场同期涨幅特征,企业属性为国企的新股破发概率相对较低;若希望于询价前进行新股的破发预判,则应重点关注市场走势及预计募集金额指标。

  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的网下打新参与策略探讨

  2023年4月,主板首批注册制新股上市,宣告着全面注册制时代的正式到来。我们应用上文所训练和验证的模型,观察其在首批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以来的运行效果,并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的网下打新参与策略提供建议。

  ► 第一,进行网下打新决策时,应更关注报价和卖出环节,识别破发新股重要性较弱、准确性较低。若希望于询价前预判新股破发风险,可关注对于新股是否破发具有一定区分度的特征,如市场走势、预计募资金额、企业属性等。

  ► 第二,预测新股首日涨幅时,应更关注市场情绪类指标,报价热度相关指标也仍有一定效果。线性模型已具备足够的解释力与相对较好的新股涨幅排序预判效果,上市前时点的预测把握高于询价前时点。

  风险

  本文观点及结论均基于公开数据分析所得,对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测算均基于历史数据及一定的假设条件,可能存在以下的风险:1、新股发行制度和规则变化;2、市场参与机构变化;3、模型在样本外效果不及预期等。

标签:
N本文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