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大盘放量过年线有三大意义!A股一个新时代到来

  事件

  经过239个交易日,大盘以放量上涨的方式重新突破了年线,突破年线就宣示着A股一个新时代到来!

  点评

  新年伊始,大盘走出了跨年行情,实现了周线“三阳开泰”走势,并如我们之前所预期,元旦将是“分水岭”,跨过元旦,2023年的上涨行情将展开,一季度的行情是难得的,也是最佳的投资周期,大盘将逐步挑战并跨越年线,并在一季度回补2022年7月11日及9月14日留下的向上跳空缺口,只要跨越3424点,则大盘中期将挑战3731点,并进一步向上挺进,并将挑战牛市上半场的高点3731点。

  新年以来,A股跨年行情实现了周线“三阳开泰”走势,并于本周一以放量的方式,在大小市值股、蓝筹与题材股共振的方式,一举突破了年线,不但大盘突破了年线,创业板也盘中突破年线,深成指盘中突破了年线,沪深300突破了年线,上证50突破了年线,创业板50盘中突破了年线,国证2000指数盘中突破了年线,将预示着新一轮上涨行情的到来。

  A股跨年的表现验证了我们去年对跨年行情的判断,那就是元旦之后A股将开启新一轮上涨走势,2863点及2885点所构筑的“双底”,将是未来十年大盘箱体的箱底,难以再跌破,更验证了我们去年12月对当时大盘大幅回落时的判断,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缩回去的拳头出击更有力,在当时量能难以有效释放之际,大盘以回调的方式退后一步,才能实现挑战3200点上方及年线的压力。

  去年底,我们一直强调,今年突破年线是大势所趋,一季度大盘就会突破年线,并继续向上挺进,春节前大盘就放量突破了年线,还是远超了市场预期,大盘以周线“三连阳”走势,为本周突破年线做好了准备,突破年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缩量回调蓄势,在年线下方盘整,再择机盘过年线,另一种是两市大幅放量直接突破年线,并一步到位式站上3226点之上。周一大盘走出了放量突破年线的走势,并且是以大小市值股共振的方式突破,这就意味着A股已全面转强。

  A股选择以大小市值、蓝筹与题材共振,量能有效释放,大盘强行突破的方式站在年线之上,意义非常重大:

  一是宣示着2019年初大盘自2440点启动的牛市行情,中场休整已结束,A股市场真正进入了牛市下半场。

  二是A股市场本轮行情不是结构性的,而是系统性的,是真正赚钱效应的开启,能够吸引场外资金流入,量能不断释放,A股市场的系统与结构行情有望向纵深发展。

  三是A股市场中长期持仓成本线被踩在脚下,向上的阻力将减小,向上的空间打开,大盘将形成趋势性震荡盘升走势,不断挑战每一个压力位及关口。

  在突破年线后,后市由谁来引领大盘继续前行,向上回补去年7月11日缺口及9月14日缺口,并向3731点发起挑战,是高科技成长股,还是大盘蓝筹,一季度的行情主线是“科技+新能源”,还依旧是传统的消费,这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观点是:大小市值之间、蓝筹与题材共振还会延续,只是涨多涨少问题,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之际,高弹性的高科技成长股有望引领大盘继续向上挺进,为跨春节行情做好基本面与技术面上的准备,上半年的行情主线为“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推动大盘一路震荡上行,历史规律不会改变,那就是:系统性行情的初期,成长带动人气,蓝筹推波助澜,科技成长上涨幅度将大于蓝筹。

  基本面因素:那就是从历史规律看,每当行情启动之际,流动性充沛因素导致市场风险偏好较高,引领行情上行的基本都是既有高弹性,又有赚钱效应的板块,这样才会吸引场外资金流入,才会形成“流动性→风险偏好→赚钱效应→增量资金→大盘走势”的良性循环,而一季度的市场环境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高科技成长及券商具备了上涨的条件,“券商+成长”历来是牛市启动行情的“领头羊”。

  技术面因素:股市有句谚语,那就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意思就是在底部蓄势的越久,股价上涨的高度越高,创业板经过了79个交易日的底部箱体运行后,选择了向上突破,并一举突破年线,宣示着经过充分的蓄势后开始向上突破运行,盘中未留下一个向上缺口,没有后市“逢缺必补”的隐患;反观上证50自上涨以来,已留下了五个向上跳空缺口,沪深300留下了三个向上跳空缺口,皆存在着“逢缺必补”的压力,否则难以走远。我们认为,在突破年线后,市场将存在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将决定着相关板块的相对强弱。

  周一大盘选择了直接突破年线的方式上行,场外资金大幅流入,市场量能得到了有效释放,短线大盘还将继续冲高,但由于盘中留下一个2.01个点的向上平台突破缺口,且大盘突破年线后有回抽年线确认过程,叠加春节长假来临,大盘继续大幅上涨的概率低,震荡盘升是主要运行态势,等待春节后再走出回补去年7月11日及9月14日的缺口走势,一季度补完缺口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是持币过年,还是持股过年,根据历史经验,我们的观点是“牛市持股,熊市持币”,现在开启的行情是牛市的下半场行情。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逢低关注金融、新能源、物联网、软件服务、高端制造、信息技术、半导体、输变电设备及“三低”股,回避近期涨幅过高股及垃圾股。

标签:
N本文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