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早在2019年我们就全市场首创了外资交易盘与配置盘概念,并提出两类资金拆分方式以研究其特征。 近期外资大幅流入,外资交易盘与 配置盘的拆分也再度受到市场关注,具体如何拆分? 两类资金有何差异? 我们再次进行系统性介绍,供投资者参考。
报告正文
一、如何区分外资交易盘与配置盘?
拆分外资结构,是外资研究中绕不开的话题。提起外资,多数人的印象是长线配置与价值投资,这一印象基本正确但也不绝对,毕竟海外量化对冲基金等高频或短线交易者在外资中也占据了一定比例,甚至部分国内资金也会借道陆股通参与A股交易。而资金属性决定投资行为,若要深入且准确的理解外资行为特征,就需要对其结构进行拆分。
根据托管机构类型,我们可以将外资分为交易盘、配置盘与中资三类。在陆股通的制度设计中,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需要通过资金托管机构在交易所开通的席位进行股票交易,而我们发现,不同属性的外资在托管机构选择偏好上会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对托管机构类型进行划分,我们可将外资分为三类:
-
配置型外资:主要为海外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长线投资者,大多会选择通过外资银行托管席位进行交易。对于这一类外资,投资久期长、专注长期配置,我们称之为配置型外资或外资配置盘,
-
交易型外资:海外量化对冲基金等高频或短线交易者,出于对交易便捷性的需要,大多会将资金托管于券商PB系统,因此也多直接通过外资券商参与陆股通交易。由于交易换手更为频繁,我们称之为交易型外资或外资交易盘;
-
中资:由于港股市场更易加杠杆且利率更低,监管环境也相对更宽松,因此一部分内地资金会绕道香港,借助陆股通来参与A股交易,而这部分资金则多数托管于中资机构。不过根据证监会最新规定,自2022年7月25日起,陆股通已不允许新增内地投资者进入,今年7月24日后,这部分资金将仅可以卖出而无法买入。
通过拆分可以发现,配置盘占据外资主导且占比稳步提升,交易盘与中资占比逐渐回落。虽然外资配置盘托管机构数量较少,但持股市值占比较高且近年来稳步提升,当前已达80.2%;外资交易盘占比则整体回落至17.2%,而中资持股市值占比较低,当前仅为2.6%。
而从托管机构看,外资托管机构的集中度较高,前十大机构托管资金规模占比已超95%。外资在进行海外投资时,通常会更倾向于选择将资金托管于实力雄厚、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金融机构。从托管规模看,前五大托管机构托管的资金规模已达1.96万亿,而前十大托管机构托管规模更是高达2.29万亿,占陆股通总体规模的95%,且从近年外资流入A股情况看,托管于这十大机构的外资也贡献了主要增量。
二、外资交易盘与配置盘有何不同?
在流入特征方面,外资配置盘基本维持趋势流入且节奏平稳,而交易盘波动剧烈,是导致外资“大进大出”的主要原因。配置盘在近年来外资增配A股过程中扮演着“压舱石”与“稳定器”的角色,几乎保持趋势性流入,且波动率低,流入节奏平稳;而外资交易盘则波动剧烈,受市场风险偏好等交易因素影响更为显著,也是导致外资“大进大出”的主要因素。
从行业持仓看,外资配置盘与交易盘均重仓消费医药、银行与、宁德时代、美的集团、五粮液、招商银行与中国平安:
-
外资配置盘前五大重仓股为 贵州茅台、宁德时代、美的集团、迈瑞医疗与中国中免 ,持股市值分别为1370.1亿元、748.3亿元、666.5亿元、442.8亿元与437.6亿元;
-
交易盘前五大重仓股为 贵州茅台、招商银行、美的集团、中国平安与五粮液 ,持股市值分别为234.1亿元、162.3亿元、125.5亿元、95.1亿元与72亿元。
风险提示
1、仅公开资料整理,不涉及投资建议及研究观点;2、因数据不完备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误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