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内第二次降准的点评:如期而至,改善预期,提振需求

  文 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伍超明 胡文艳

  对年内第二次降准的点评:如期而至,改善预期,提振需求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对此,我们的解读如下:

  一、降准原因:稳增长压力加大,短期流动性承压,有效需求不足

  (一)四季度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

  受三方面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四季度国内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需要政策适度加力。

  一是国内疫情超预期新发多发,将对经济形成较大拖累。近期国内多地疫情新发多发,特别是广东、北京、重庆等经济大省疫情形势严峻,导致人员和要素流动明显放缓,国内消费和投资活动恢复受阻,给经济带来新的下行压力。如10月份国内供需两端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落,服务业生产指数降至0附近,消费增速再度由正转负,11月份部分生产、需求高频指标继续放缓。

  二是海外需求放缓超出预期,导致出口回落压力明显加大。受今年以来海外主要经济体持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累积的紧缩效应可能超出预期,叠加地缘政治冲突、能源短缺、通胀高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动能持续趋弱,近期海外需求放缓速度有所加快。如11月份美国和欧元区PMI分别为47.6%和47.3%,前者年内首次跌入50%的荣枯线下方,较上月大幅回落2.8个百分点,后者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受此影响,国内出口增速已于10月份转负,未来或持续承压。

  三是房地产、消费等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实体有效需求不足的制约增强。受疫情反复、居民就业增收困难、预期尚未修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房地产投资、消费需求恢复明显不及预期,10月份房地产投资负向拖累加剧、消费需求再度转负。我国消费、房地产及其相关产业占GDP比重分别超5成和约3成,两者持续低迷、恢复大幅滞后,对经济拖累明显,对工业生产等活动的制约有所增强,有效需求不足成为经济循环不畅的主因,亟需政策加大力度支持恢复。

  (二)短期流动性有所承压

  一方面,12月份国内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仍有5000亿元,会给市场资金面带来一定扰动。而且目前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仍低于1年期MLF利率较多,加之实体有效需求偏弱,商业银行续作MLF动力不足,8-9月份和11月份MLF均缩量续作,这会导致基础货币减少,进而影响到信用扩张,需要降准适度对冲这一压力。

  另一方面,近期债市波动较大,市场短端利率回升较多,投资者提供流动性的意愿下降,加之临近年关,国内资金面供需偏紧,也需要适度宽松以平抑资金波动。

  (三)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

  10月份国内社融、信贷、M2增速全面放缓,特别是前者增速回落至去年末水平,显示出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亟待缓解。降准有利于从量、价两方面,增强金融机构放贷能力与意愿,适度提振融资需求。一方面降准释放的资金,会带来一定净投放效应,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另一方面降准释放的资金属于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提高银行放贷意愿,也有助于通过让利,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

  二、降准影响:改善预期,提振需求,对股市形成一定支撑

  本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影响主要有三。

  (一)改善经济预期

  降准政策对实体经济效力的发挥,尽管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对于市场预期的稳定和提振,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是加大了政策的宽松预期,叠加其他监管政策的微调,将一定程度扭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提振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二是与其他逆周期政策形成合力,从改善企业盈利预期和提振估值两方面,提高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助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二)适度提振需求

  降准释放的资金,将增强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适度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一方面,为商业银行保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提供“弹药”,推动房地产市场加快恢复,支撑经济企稳回升;另一方面,支持银行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结构转型。

  (三)对股市形成一定支撑,债市维持波动的概率仍大

  一方面,货币宽松加力,加之经济预期改善,将从估值和盈利两方面对A股形成一定支撑;此外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国内股债吸引力指标、股票与理财产品吸引力指标均为近五年历史最高值,表明与投资债券、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股票的获胜概率明显更大,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另一方面,虽然降准释放的资金有利于改善流动性环境,但随着经济预期改善,加上央行高度警惕未来通胀反弹压力,预计流动性最宽松阶段或已过去,债市维持波动的概率仍大。

  三、政策展望:宽松基调未变,但短期内大幅加码概率不大

  一是稳增长压力仍大和前期制约因素减弱决定货币宽松基调未变。一方面,国内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需求不足问题较为严峻,货币维持宽松仍有必要性;另一方面,年内我国通胀总体温和,加上海外加息步伐或放缓,中美利差倒挂压力减小,对国内货币宽松的制约有所缓解。

  二是国内降准空间已偏小,未来会更加珍惜政策空间。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较2018年初降低7个百分点以上,与自身的历史水平相比,下降较多,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存款准备金率相比,当前国内存款准备金率的水平也不算高。未来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逆周期调控需要,不排除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但国内降准空间已偏小。

  三是短期货币宽松继续大幅加码概率不大,重点聚焦稳住地产融资。11月16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作出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但国内有效需求复势头日益明显、未来通胀升温潜在可能性值得高度警惕的经济基本面判断。这表明央行对明年经济改善信心较足,对明年通胀升温担忧犹存,预计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总基调未变,但短期内货币大幅加码概率不大,既不会“大水漫灌”,也不超发货币。此外,报告对房地产定调更为积极,预计地产融资支持力度或持续偏强。

标签:
N本文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