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机械:牢记嘱托五年奋楫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奋楫笃行,答卷如磐。五年来,徐工机械(000425.SZ)深入贯彻相关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和国际化两大主战略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化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改革开路,活力涌动——这五年,经营指标连跨台阶,历史性跻身全球前三

  纵观徐工79载创新奋斗历程,这被按下发展快进键的五年,正处于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点,更契合徐工在新体制、新机制、新活力下开启新征程、迸发新活力、实现新发展的全新起点。

  五年来,徐工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相关重要指示精神作为要务,心无旁骛、聚焦主业,奋勇攀登世界工程机械产业的“珠穆朗玛峰”。

  徐工4000吨履带起重机XGC88000连云港盛虹炼化项目刷新吊装纪录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万成。这五年,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徐工,都并非一路坦途。五年来,徐工扛过连续多年行业下滑的低谷寒冬期,吹响了攀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的号角,目前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据介绍,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徐工进入了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的“三高一可”战略发展新时期,成功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阵营,积攒了值得珍视的丰厚经验。

  资料显示,这五年,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连续两年规模突破千亿元,营业收入增长2.07倍,净利润增长15.87倍,人均劳动生产率增长2倍,完成徐工有限混改,工程机械板块整体上市,建立了更加市场化、法制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全球工程机械排名从5年前的第7位提升到目前的蝉联第3位,带动了徐州工程机械集群创新发展,入选了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跃动,厚植优势——这五年,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型属性引领行业

  发展是硬道理,创新是硬支撑。徐工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坚持“三高一大”产品创新战略,大力推动技术迭代、转型升级、产业数字化绿色化发展。

  据悉,徐工年度研发投入占比始终保持5%以上,构建了以徐工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及“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为核心,德国、美国、巴西、印度研发中心“一院一室五中心”的全球协同研发体系;落地“技术领先用不毁”产品理念,自主研发了全球第一吊、神州第一挖等一大批“国之重器”;着力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了液压件、传动件、履带底盘、精密工业等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牢牢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话语权。

  “全球第一吊”XCA2600全地面起重机山东首吊

  据徐工介绍,G1代起重机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面升级,300吨级以下关键配套件国产化率达100%,千吨级国产化率达90%,徐工成套起重机械蝉联全球第一。全球62万台轮式起重机,每三台就有一台徐工造,千吨级XCA1200到XCA2600,每两年就有一款全球吊载能力最强的轮式起重机产品下线,徐工超级移动起重机创新工程赢得第二座中国工业大奖,在风电、石化等施工领域打破外资品牌主导格局,已成为强有力的主力军。

  “神州第一挖”徐工XE7000液压铲内蒙黑岱矿煤矿施工作业

  徐工赢得国家工信部授予的7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与产品;4000吨履带起重机实现4台销售;“神州第一挖”700吨挖掘机打破外资垄断,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德国、日本、美国后,第4个具备超大型矿山研发制造能力的国家;全球最大后驱刚性矿车、全球最大旋挖钻机、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首台锂电定向钻、亚洲最高云梯消防车等百余项重大装备首台套竞相迸发。起重机产业占据世界第一,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道路筑养护机械世界前三。

  数据显示,五年来徐工新增授权发明专利3687件,其中新增授权国际专利140件;新增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行业及以上标准101项,其中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69项。1999年公司专利数仅为6件,2012年底公司获授权有效专利近千项,发明专利102件。目前为止,公司拥有授权专利9600多件,发明专利2300多件。

  高竞争力来自于强创新力。徐工牢记“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必须有信心、有耐力、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创新”,围绕数字化推动转型升级。公司正以“徐工智造4.0”建设为抓手,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快速推进智能制造向世界级水平发展,构建世界一流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自主研发更多的“技术领先、用不毁”的卓越产品。

  在徐工自主研发的世界第一条起重机智能化生产线上,不再是一群身穿厚重焊服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机器人设备进行智能化焊接工作,达到日产40台起重机,效率提高150%。

  徐工起重机智能制造车间

  同时,徐工作为带动全球4000多家上下游企业的“链主”企业,紧紧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堵点、痛点等“卡脖子”难题,集中精力攻克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通过打造全球最齐全、最完备的工程机械综合产业链,带领中小企业共克时艰。

  紧扣“双碳”战略,徐工积极推进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施工,正加快突破新能源、电动化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新能源动力集成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力图为产业链自主可控、绿色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为重大工程项目输送精品设备,更赋能更多行业,打造支撑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的大国重器”。经过五年的发展,目前汉云平台已连接超130余万台设备,涉及2000多种类型,能够支持95%以上工业协议为上千家企业提供服务,被评为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2年以120.18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开放加速,通达四海——这五年,国际市场厚积薄发,全球化战略乘势而上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徐工响应国家战略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定不移地把国际化作为主战略,实现了由产品走出去到人员走出去,再到资本走出去的三级跳,产品出口到191个国家和地区,年度自营出口打破10亿美元徘徊的局面,累计自营出口超500亿元,实现国际化收入占比近30%。

  徐工巴西投产8周年暨第12345台产品下线

  如今,徐工的国际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已从单一的国际贸易向整合全球产业价值链为目标,将人员、资本和技术在国外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巴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3.6倍,德国施维英稳居欧洲第一品牌,乌兹别克斯坦、印度、美国、墨西哥等当地化运营稳步推进,继成立徐工巴西银行之后,又在美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多地开展金融业务。

  据介绍,徐工现拥有外籍员工3000多人,拥有10多个海外制造基地和KD工厂,70多家分子公司和办事处、300多家经销商;产品由最初的中低端市场快速向欧美高端市场布局,其遍布全球的销售及服务网络能够满足各国用户全方位的需求与服务。

  徐工产品助力卡塔尔世界杯场馆建设

  挖掘机等产品批量进入欧美高端市场,矿业装备成功打入世界三大矿业巨头;卡塔尔2022年世界杯赛主体育场建设、全长480公里的肯尼亚蒙内铁路施工项目、非洲最大的丹格特石油炼化项目等一系列大工程在全球的落地生根,让徐工在中亚、非洲、中东、亚太等区域的品牌知名度达到了90%以上。

  徐工机械表示,围绕“高质量、控风险、世界级、稳增长”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成套的工程装备和解决方案,徐工将坚定实施国际化主战略,抢抓国际市场良好机遇,加快“研产供销服融”全价值链、多模块的全球战略布局,“高举高打”全球高端市场,全力以赴开拓增量市场,持续提高国际化收入占比,打造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

  高山万仞,攀登者赢——这五年,劳模工匠人人出彩,世界级品牌举世瞩目

  新时代中国实现伟大变革,徐工也吹响了攀登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的号角,成功跻身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阵营。成绩的取得,与每一位徐工人满怀热情的不懈奋斗分不开,与徐工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化拓展等领域厚实全面的人才储备分不开。

  在全球各个角落,徐工钢铁般职工队伍,人人争做抗打击、冲顶峰的骨干力量、精神力量。据悉,目前徐工培养了高端研发、高技能工匠、党员模范、优秀企业家等优秀人才群体,拥有以博士、硕士为骨干的4500余人研发队伍,拥有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全国技术能手20人,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以上占比超70%,技能人员中高级工以上占比超过60%,行业领先。

  此外,徐工投身于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和投入设备资源总价值超2亿元,荣获“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多类奖项。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落实“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要求,国有企业同样责无旁贷。

  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控制等数字化背景下,徐工还将培育更多具备跨学科知识、掌握多项新技术、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精准画像人才地图,加快建设具有工程机械集群特色的人才集聚区、强磁场,为产业链自主可控、行稳致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风劲帆满启新程。近80年的发展历史聚合起全体徐工人的磅礴之力,千亿级的巨舰航母正乘风破浪、巍然前行。

  徐工机械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沿着指引方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装备制造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新发展,全力打造技术领先、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链,加快构建主业突出、多元发展、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攀登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珠峰。

标签:
N本文来源:中国财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