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谋事在先 中国经济韧性历久弥坚

  近期鼓励消费、支持创新、扩大开放等多项政策安排相继落地,持续给经济发展注入新力量。专家认为,需求结构持续改善、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较快增长,这些都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持续动力。中国经济有足够韧性保持平稳运行,实现年度预期目标。

  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

  中国经济今年以来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要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可以将周期因素和转型因素相结合。从周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增速下降是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但在全球经济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同步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态势,成绩不易。从转型来看,经济结构调整也取得新进展。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报告时表示,上半年通过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有力有效应对经贸摩擦,扎实办好自己的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2%,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基本匹配。”何立峰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努力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持续优化、民生不断改善,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我国经济仍保持稳中有进,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展现出中国经济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来看,中国依然是世界上颇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连续十年,对世界经济增量的平均贡献率为30.6%,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还会继续。

  宏观调控“组合拳”配合得当

  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一直被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市场普遍认为,宏观政策的调节对于保障上半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提交的报告中,“狠抓宏观政策落地见效,经济运行保持稳定”放在了上半年工作内容的第一条。

  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宏观调控的“组合拳”配合得当,有力提升了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特别明显的表现是,相关部门超前谋划出台一批政策,提前部署一批建设项目和任务,提早下达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这些举措对稳定经济运行和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期,鼓励消费、支持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安排相继落地。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针对消费领域突出的“痛点”、“堵点”问题出台措施,为(港股03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下半年经济运行将持续保持韧性,这是因为下半年减税降费作用将逐渐体现,将促进制造业投资预期改善,同时伴随信贷增速平稳较快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大量发行,社融增速将会形成反弹趋势。他预期,为配合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能会适时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对社融增速和信用创造产生积极影响。

标签: 中国经济 经济运行 韧性 上半年 政策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