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8月27日在2021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将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立法。同时,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提示。
进一步加强公众金融教育
刘桂平说,促进全社会整体金融素养和能力提升是经济金融工作水平在更深层次上的体现,也是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预防性措施。2021年消费者金融素养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消费者金融素养指数为66.81,比2019年提高了2.04,这体现出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等有关单位在金融教育领域通力合作、开拓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调查结果也提示了社会公众在基本金融知识方面仍存不足,例如对分散化投资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容易出现非理性投资行为,需进一步加强公众金融教育,做好风险提示工作。
刘桂平表示,要继续加强金融教育工作统筹协调。下一步,继续统筹系统资源,有效发挥宣传合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知识需求。同时,借力科技赋能,推动金融教育常态化发展。积极利用数字技术破解工作难题,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推出互动体验宣传模式,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金融知识输送。此外,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提示。“例如,在本次活动中,就突出了理性投资和合理借贷教育宣传重点,注重树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提示广大消费者‘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对于非法机构、非法平台推出的非法产品,一定要坚决远离。”
刘桂平说,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充分发挥“一行两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着力推进两项工作。一是系统思考,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二是需要相关部门,主要是“一行两会”,包括要联动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专门立法。要有上位法支撑,使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也能够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统筹推进投资者教育服务工作
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张迅介绍,中国资本市场个人投资者已经突破1.9亿,其中97%是中小投资者。证监会始终坚持当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守护人,统筹推进各项投资者教育服务工作。
张迅介绍,一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红色投教宣传活动,以“重走百年路、投教红色行”为主题,宣讲党的百年历史和投资者保护知识,累计开展各类投教活动109场,覆盖2.4万余人次。二是结合改革进程和市场热点,组织开展专项投教活动。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内涵,组织基础设施REITS和雪球产品专项投教工作,引导投资者客观认识新产品的投资风险。三是结合关键时点,持续做好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四是结合国民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国民金融素养。五是结合投资者教育基地建设,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更有实效的教育服务。目前,已经在全国建设199家投资者教育基地,投资者满意度达到98.5%。
“在本次活动中,证监会将继续组织开展系列投资者教育工作。深入解读法规政策,提升社会各界对注册制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常态化开展防范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宣传教育,提高投资者识别和防范风险能力。深入推进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践,全方位推动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落到实处。”张迅称。
多措并举推进金融消费者保护
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副局长刘红岩表示,将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协调联动,共同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唱响金融好声音,激发网上金融正能量。二是聚焦重点人群,推进网民金融素养教育。青少年、老年人群体是防范校园贷、网络诈骗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群体,(下转A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