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村供水 早日实现“吃好水”

  曾经的山区,农村供水难以全面覆盖,不少村民只能靠喝山泉水、打井水来解决吃水问题。喝水要“看天”,天气好的时候水清澈,天气不好水变浑浊,赶上干旱的情况就没有水。能够喝上干净的自来水,是村民们一直期盼的。

  在自来水工程建造中,需要解决水源问题,这对许多偏远山区是很难解决的。受道路、地形等方面影响,自来水管道难以铺设,一些山区要铺设自来水管道需要先修路,这就增加了建造成本。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不仅是制约当地脱贫的一大瓶颈,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道坎。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供水工程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期待。“十三五”期间,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建成931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由于我国国情水情复杂,区域差异性大,当前全国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水源不稳定和水量水质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顺应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提升农村供水标准。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人口和村庄发生变化,需要优化调整农村供水工程布局。

  如今,农村供水实现了从“吃水难”到“吃上水”,未来将逐渐向“吃好水”的方向转变。近日,水利部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卫生健康委、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十四五”期间,各地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改厕、洗涤、环境卫生等用水需求。强化水质保障和水费收缴,提升运行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农村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更好满足农村居民改厕、洗涤、环境卫生等用水需求。到2025年,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农村供水工程布局将更加优化,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将不断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水平将不断提升,水质达标率将不断提高。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标签:
N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