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离职潮再起 中小型公司人才频流失

  ● 本报记者 余世鹏

  

  2021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潮”再起。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已突破200位,创下2016年同期以来的新高水平。其中,离职潮在下半年有所加速,中小基金公司首当其冲。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经理上半年业绩考核出现分化,是离职加速的原因之一。在“强者恒强”格局下,中小基金公司整体情况堪忧,不过依然有个别公司实现了差异化突围。在基金经理“离职潮”的背后,行业需要建立一套可以“跨期调节”的人才激励机制,并让基金经理充分享受到机制红利。

  下半年离职加速

  数据显示,截至8月19日,2021年以来已有201位基金经理离职。对比近6年历史同期来看,今年以来的基金经理离职数量仅次于2015年的233位,为第二高水平。

  对比来看,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在2015年达到高潮后有所降低,2016年-2019年同期离职人数分别为98位、107位、113位、146位。即便是在基金经理变更频繁的2020年,同期离职人数也只有174位。

  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以来的基金经理“离职潮”,在下半年开始加速。截至8月9日,下半年以来离职的基金经理人数为64位(其中7月和8月以来的离职人数分别为40位和24位),在年内离职人数中占比超过了30%。

  深圳某公募高管李浩(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公募基金发展历史上,行情大起大落的2015年,是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最多的一年,2021年的情况也较为相似。2021年以来的市场行情较为极致,押中了新能源等高成长赛道的基金经理业绩突出,但坚守蓝筹白马股的基金经理则较为惨淡。因此,在上半年时间结束后,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自然出现分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下半年以来离职加速的现象。

  激励不足导致离职频繁

  从基金公司层面来看,基金经理离职频繁以中小型公司居多。具体看,今年离职的201位基金经理分布于102家基金公司中,平均每家基金公司有2位基金经理离职。但实际上,102家基金公司中有27家公司的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到3位及以上,其中有10家公司的离职人数达到4位及以上,如新华基金(6位)、北信瑞丰基金(6位)、国投瑞银基金(5位)、前海开源基金(5位)。

  李浩直言,无论是从比例还是数量来看,近年来的基金经理变更以中小基金公司居多,这个现象在公募高管变更中也是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激励不足。他解释说,基金公司目前已扩容到了130多家,但不少成立时间比较晚的基金公司,因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一直发展不起来。投研人才一旦冒尖就会另谋出路,留下来的基金经理也就难以输出优异业绩;相反,头部基金公司具有明显的渠道和品牌资源优势,也能凭借多年的行业优势给基金经理提供足够的激励条件。除了某些基金经理谋求更好发展“公奔私”之外,这类公司基本上是以吸收人才为主。

  华南某券商人士于立(化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三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渠道门槛不断增高,渠道在推介产品时更青睐于有优秀过往业绩、风格清晰、市场口碑好的基金经理,头部公司显然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这些年虽然有睿远基金等中小公募凭借一些优势打出名气,但这毕竟只是个例。

  人才流失并非无解

  在李浩看来,中小基金公司人才流失的现象,并非无解。他说,要想拥有一支队伍过硬的投研人才立足于资管业,需要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核心管理层人员稳定,从而保证公司发展战略具备持续性;二是加大基金经理的内部培养力度,让公司投研文化和基金经理个人理念实现有机融合;三是摒弃当期激励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可以“跨期调节”的人才激励机制,并让基金经理能充分享受到这套机制红利。

  李浩说,在当前情况下,中小基金公司的整体待遇水平普遍达不到市场价,但依然有个别基金公司能实现差异化突围。从本质上讲,除了个别核心人物(如睿远基金总经理陈光明)的影响力因素外,人才激励机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在创金合信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等中小公募身上都能看到。

  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苏彦祝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该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实施了合伙人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骨干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命运共同体”。李游、曹春林、皮劲松、周志敏、陈建军等一批基金经理,都是公司的初创员工。

  “从公司的发展过程来看,股权激励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苏彦祝指出,股权激励首先保持了公司管理团队和骨干员工的稳定性,将大家凝聚成一个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困难时候,这样的机制能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所在;其次,股权激励的作用还在于风险把控上。“因为大家长期在这个平台上,会对重大风险保持高度敏感,这是公司稳健持续经营的基础所在。”苏彦祝说。

标签:
N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