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了7月份信贷及社融数据,单从数据本身来看,社融增量似乎不及预期。然而,不少受访专家表示,要正确看待数据的“阵痛”,其背后恰恰反映出我国经济转型的趋势和希望。
总体来看,政府债券融资回落、城投和地产两类融资大户融资受限对7月金融数据造成了主要的拖累,而这恰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银行业信用扩张模式发生转变的信号,金融资源正在被引导流向新的关键领域。
交银研究认为,结合央行年中工作会议新增“引导贷款合理增长”的提法,预计下半年信贷投放在社融结构中有望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信贷投放结构上,一是更倾向小微、“三农”、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二是支持碳减排,在推动相关工具落地时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
企业中长期贷款
同比少增源于季节性因素
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专家普遍认为,新增贷款规模多于去年同期水平,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依然稳固,信贷规模仍保持了较高水平。
分部门看,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比去年同期少增1031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少增,结束了此前连续16个月的同比多增;企业短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减156亿元。
“一方面,通常信贷投放高峰期在上半年,7月信贷投放往往会出现季节性走弱,信贷需求本身会下降;另一方面,近段时间以来国内疫情呈现零散、多发态势,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稳健运行产生干扰,继而影响到企业信贷资金需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就居民部门来看,7月份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85亿元和39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量明显减少。“尽管商品房成交规模缩量不显著,但个人住房贷款管控持续趋严,多个热点城市出现房贷利率走高、放款周期拉长的现象,使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环比减少。”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表示。
“虽然7月份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425亿元,但拉长期限来看,今年4~7月居民短贷新增8767亿元,对比2019年同期来看,基本持平,即消费类贷款和信用卡的增长整体仍较为稳定。”光大证券研究所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分析认为。
银行出现
“结构性资产荒”了吗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PPI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表现亮眼。从传统经济周期原理来看,周期指标如此强,企业短期和中长期投资意愿应该非常强烈,表现为短期补库存带动的短期贷款增加以及扩大产能或研发支出带动的中长期贷款大幅度增加。
然而,数据显示,7月票据融资新增1771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多增2792亿元。“今年以来,监管层对房地产和城投等领域的监管力度一直维持在高位。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时候,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也会更加谨慎。相比于中长期贷款,票据具有信用风险低、流动性高等优势,银行就会更偏好通过票据来冲量,以满足监管对信贷投放的要求。”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称。
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和银行放贷意愿不强或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过去,能提供较高收益率的城投和地产融资需求正在收缩,使得高息资产的供给大幅减少,而低息资产的收益率似乎又覆盖不了银行机构的负债成本。银行“结构性资产荒”的感受在今年越来越明显。
王一峰分析认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走弱迹象,银行对公贷款投放景气度有所下降,7月份出现超季节性走弱,料开发贷继续缩量,按揭贷款受控增长,城投领域监管进一步趋严,加之政府债券发行后形成实物量需要时间,使得银行面临一定“结构性资产荒”局面,即低风险的合意资产供给不足。
银行信贷投放重点
聚焦关键领域
“对于金融数据,我们不能还在用‘负债驱动的繁荣’、土地财政拉动GDP增长或需求端宏观框架的传统思维或老眼光来看待。”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数据的变化恰恰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着向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改变。
从依靠“房地产+土地财政”的粗放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先进制造业等为支柱的新增长模式,随着增长动力的转换,有专家预测,考虑到房地产和城投融资受抑制,社融和贷款的低增长将可能越来越常见。
而银行业对于“结构性资产荒”的感受恰恰说明,部分银行对于城投和地产的旧有路径依赖还比较严重,银行业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而道远。
近日,各银行机构陆续召开年中工作会议,从下半年工作部署可以看出,银行机构特别是国有大行都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将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普惠领域等作为今后的信贷投放重点。
农业银行2021年中党建和经营工作会议强调,该行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摆布好信贷投放的节奏和结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推动信贷绿色低碳转型,确保重点领域投放。中国银行召开2021年中工作会议谋划制定了自身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提出,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结合该行比较优势,着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财富金融、县域金融这“八大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