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高送转”被投机炒作 投资者需谨慎选择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高送转作为A股市场周期性热炒题材,每次“卷土重来”都能在资本市场掀起一波涨停潮,对于高送转题材炒作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此前,深交所发布高比例送转股份信息披露指引,通过适度引入对高送转的“硬约束”,明确主板每10股送转5股以上、中小板每10股送转8股以上,创业板每10股送转10股以上的判定标准,并对高送转与业绩增长的匹配性、相关股东减持计划等作出具体的要求,指引发布后推出高送转方案公司家数明显下降,有效遏制了高送转炒作风险。

  但是,部分业绩增长率及每股收益不符合高送转要求的公司开始利用规则打“擦边球”。近日,美联新材预披露2019年沪深两市首份送转预案,拟每10股送3股转6股,方案披露后股价连续多日涨停,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而回顾公司近年业绩情况,公司2017年、2018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仅为15.33%、15.99%,近三年每股收益率均低于1元,不具备高送转的条件,此外,公司部分首发前限售股将于近期解禁,很难不让人质疑公司此次早早预披露送转方案的动机。

  这类接近高送转比例的送转方案,既不用受高送转信息披露指引中对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的硬性标准约束,又可能获得股价连续上涨的好处,对于那些有特殊动机的人来讲,何乐而不为呢。

  专家认为,送转股的本质是股东权益的内部结构调整,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任何实质影响,其本身不会为投资者带来额外回报。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上市公司较高比例送转方案,不盲目轻信,不跟风炒作。

  一方面重点关注公司业绩成长与送转方案的匹配度。若公司本身成长性不高,未来可能面临净利润增长不及股本扩张速度导致每股收益降低。

  另一方面关注公司主营业务的内生增长能力。部分公司通过频繁外延并购保持公司业绩高增长率,但原有业务增长乏力,未来存在因整合不力引发更大经营风险的可能。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可。(孙越)

标签: 公司 方案 增长率 净利润 比例
N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