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文:认为垃圾分类太严是因为还没养成习惯

  始于上海的垃圾分类制度,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垃圾分类,一些民众大呼“不适”,以至于如何将垃圾正确分类成为中国社交媒体上热议的话题,甚至出现了不少调侃垃圾分类严格的段子和图片,直指垃圾分类过于严苛和麻烦。

  垃圾分类眼下看起来固然麻烦,但说得严重一点,今日垃圾不分类,明日垃圾可能不知何处堆。可以预见,不久的未来,更多的城市将开始施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这是出于城市管理的需要,更是从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大处着眼。

  垃圾分类真的有那么难吗?事实上,我们的邻国日本也不是一开始就对垃圾分类这么“习惯”,经过多年的坚持,现在日本民众都十分自然地过着垃圾分类的生活,街头一般都没有垃圾箱,人们生产的垃圾必须带回住处按照分类处理。

  这一点台湾地区也很类似。笔者曾前往台湾地区旅行,印象深刻的就是夜市上的环境卫生非常好,连菜市场、夜市这种场所的垃圾都严格分类处理,一般的店面本身都没有倒放垃圾的设施,要想扔掉食品的包装、饮料瓶子或纸巾都需要投放到市场上指定的地点,并按照分类投放。在一些景区,哪怕是郊野公园,都不安装垃圾桶,只有入口处的洗手间有垃圾桶,但明确要求不得随意投放一般垃圾,“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风景”的景区标语至今记忆犹新。

  从早已经施行严格垃圾分类的国家、地区的经验来看,大有益处。既然如此,国内民众对于当前的垃圾分类制度,调侃戏谑大可不必,耍小聪明钻垃圾分类制度的空子更不可取,施行初期有人觉得不方便过于严格其实都很正常,那只是我们之前对于垃圾分类粗放式处理惯了,一时半会不适应罢了。

  至于好处,至少有三:一是严格的垃圾分类便于后续垃圾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废旧的衣服和书籍等,如果不加分类混为一袋,不仅仅不卫生,更加不利于后续的垃圾处理和资源再回收利用。其实,二手的玩具、家具、衣物和书报等垃圾,通过清洗加工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再利用,一些饮料瓶罐、玻璃器皿通过专业清洁液可以二次利用,而一旦与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混为一谈,造成再次污染不说,对垃圾处理本身也造成更大的困难。日本和香港地区的一些电影中,垃圾处理已经非常精细,例如牛奶盒都需要清空后折叠处理,易拉罐也要倒干净后压扁放置,最大程度减少空间占用和便于运输;二是严格的垃圾分类还会促使人们尽量减少垃圾制造,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据说,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只有410公斤,为世界最低。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投放已经成为日本民众的一种自觉行为,即使没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三是垃圾分类要做好宣传,从小抓起,让严格规定成为自觉行为。其实日本民众对垃圾分类的习惯也经历了一个过程,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日本先后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居民对处理垃圾的责任与义务,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垃圾处理从法律制约逐渐转变成“市民意识”。笔者亲见台湾地区家长对孩子的关于垃圾处理的严苛,就连带食品去到山中溪流中食用都不允许,被教育会污染到水源,更不要说随意丢弃垃圾了。另外,在宣传方面也可以创新表达形式,尽量减少生硬的说教,记得台湾地区的垃圾分类收纳是有专门播放音乐的车辆傍晚来执行,汽车和音乐都非常活泼可爱,扔垃圾竟然成了家中小孩每天傍晚期待的一件事,音乐一响就拎起垃圾出门去,久而久之,所谓严格的垃圾分类孩子们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标签: 垃圾 日本 台湾地区 垃圾处理 民众
N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