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邓浩认为,年味是中国人在春节共同营造的“仪式感”,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得以具象化,而支撑它的则是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过的中国文化。庚子鼠年的春节,我们众志成城,共抗疫情,这也让年味更多了些不同寻常的意义。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年味是家的味道,更是家国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随着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人发出了“年味变淡”的感慨。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新中国以令人惊叹的发展速度创造了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已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期盼着过年“改善生活”,而基于农耕文化的许多生产生活习俗以及祭祀仪式也逐渐离我们远去。或许,这些都是很多人感觉年味变淡的重要原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也让今年的春节和以往有些不一样。
什么是年味?其实,年味就是中国人在春节共同营造的“仪式感”,它通过丰富多彩的春节习俗得以具象化,而支撑它的则是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过的中国文化。当我们感受年味时,我们也在和我们的先辈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
春节是一出历经岁月打磨的经典大戏,也是一场集纳了社会风尚的文化展演。没有一成不变的年俗,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所感受到的年味也不尽相同。一如本文开头引用的诗句,在北宋王安石的笔下,百姓过年时燃放鞭炮,挂起桃符。而在唐代以前,火药尚未发明,人们春节时“皆以真竹着火爆之”,这正是字面意义上的“爆竹”。及至明代,从官方到民间,纸质的春联已经普遍取代了木质的桃符。可见,文化传承本就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时代在发展,年味也历久弥新。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出现的“春运”大潮,每年都会及时地提醒我们,春节快到了;除夕晚上的那桌年夜饭,内容越来越丰富;“大年三十看春晚”,是很多家庭的“保留节目”;而互联网上拜大年、发红包、集福字,近年来正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
与其说年味变淡了,不如说是我们过年的方式变了。事实上,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春节这个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其文化价值和情感内核是不会变的。亲情和文化的纽带联系起来的,是团圆平安、辞旧迎新、贺岁祈福等诸多主题,这也正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始终追求的生活理想。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亲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无论工作再忙、距离再远,春节都是无数游子回家和亲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对家的眷恋,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当中。年味,就是家的味道。
然而,在万家团圆的时刻,仍有很多人在辛勤地工作着。现代中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这些人对岗位的坚守,即使是在春节。他们当中,有医生、护士、军人、警察、工程师、环卫工……为了神圣的职责,他们暂时不能和亲人团聚,而只能遥寄相思。我们要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庚子鼠年的春节,我们众志成城,共抗疫情,这也让年味更多了些不同寻常的意义。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年味,更是家国情。
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新春佳节中感受年味,在精神故乡里蓄积力量。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一年,我们肩负重任。安顿好文化的乡愁,带着亲情的慰藉,让我们整装再出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自信而坚定地追梦前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邓浩)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年味,是个什么味儿?
“年味”不仅是物质的丰盛,更应是文化的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