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进化论】警惕!别让流量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追求流量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把流量当成唯一的评判标准。当演员,追求演技;做产品,追求质量;写文章,追求内容……任何事情要最终赢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靠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前段时间,《北京互联网法院“粉丝文化”与青少年网络言论失范问题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明星诉网友侵害名誉权案件中,七成被告为30岁以下的青少年,案件多因“粉丝骂战”引起,背后牵扯着明星们巨大的流量利益。

  流量,当下炙手可热的一个名词。遥想当年,明星成功与否,需要接受广泛的市场检验;而如今,他们的生存更依赖于粉丝数量和支持力度。你一票我一票,爱豆站在台上笑;你不投我不投,爱豆何时能出头;爱TA,就要为TA做数据……这是流量明星死忠粉的日常状态。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有热度就意味着曝光率、人气、广告和钱。

  有句话说得好,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艺人以及项目的流量数据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资源的重要手段,但拥有顶级流量的艺人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却未必与其流量成正比。当制作商、投资方将目光投向这些“流量艺人”的时候,更多优质艺人的资源也许正在被剥夺,失去施展才华的空间,出现“劣胜优汰”的状况。

  追求“流量至上”,在竞争失序的状况下,“流量造假”便成为必然。前有某当红流量歌手的新专辑仅凭一天时间便登上了美国iTunes排行榜榜首宝座,后有媒体爆出某流量小生1亿转发量后的推手“星援”APP被端……当“刷量”成为部分企业的思维惯性和常态做法,商业竞争的赛道就从比拼质量、服务、创意和价格滑向了比拼道德底线、黑产投入。

  更重要的是,“流量造假”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这一现象,艺人的流量数据连其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再能够真实反映,更遑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大量市场资源错误地流向既缺乏实力又不具备真正流量的艺人,而专业技能过硬的业内“老人”的生存空间却被不断压缩。“流量造假”不仅破坏了商业诚信体系,大幅推高社会交易成本,而且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不妨再把视野放大一些。无论“强行直播沙滩美女”,还是“网红带货引争议”;无论一些作家热衷给读者灌“毒鸡汤”,还是一些自媒体擅长靠着“标题党”赚眼球;无论微博刷热搜、电影刷高分,还是过度包装“人设”、故意炒作话题……“流量正确”“流量至上”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在他们眼里,流量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只要能吸引到流量,就是王道,至于社会的公序良俗,甚至法律法规,都可以置之不顾。

  基辛格曾说,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在互联网时代,套用这句话,或许可以说,谁掌握了流量,谁就控制了未来的财富。追求流量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把流量当成唯一的评判标准。当演员,追求演技;做产品,追求质量;写文章,追求内容……任何事情要最终赢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靠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毕竟,只有符合社会普遍共识的审美价值的事物,才有可能是笑到最后的赢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流量进化论】叫停“被直播”:别拿粗俗当有趣

  【流量进化论】持续火爆的“网红经济”还能红多久?

标签: 流量 互联网 的是 艺人 经济日报
N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